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五零章 什麼聖戰,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在這個時代的緬甸地區,東籲王朝的統治重心,始終都還在所謂的下緬甸地區,即東籲城和勃固城一帶沿海和河口的平原地區。
伊洛瓦底江和薩爾溫江下游直到入海口沿線的廣闊平原地帶,擁有一年三季都能豐收的稻田,算是緬甸最富饒的地區。
緬甸的主要人口就集中在那裡,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也幾乎都集中在那裡。
直到崇禎八年,也就是公元一六三五年,東籲王他隆才被迫把東籲王朝的首都,從勃固北遷到了阿瓦。
原因是,葡萄牙人在爭奪緬甸的鬥爭中,再一次敗給了荷蘭人和英國人,緬甸南部也就是所謂下緬甸的沿海河口地帶相對比較繁華的地區,被葡萄牙人、荷蘭人以及英國人不斷蠶食。
這些外來的西方殖民者,在勃固等地享有各種特權,而原本主要依靠葡萄牙人進行統治的東籲王他隆,在勃固以及勃固周邊地區,受到了新來的西方殖民者的威脅,不得不離開勃固,被迫把自己居住的都城,遷到了遠離海岸而且相對貧困落後的北方重鎮阿瓦。
不過,這一切的發生,都是五年之後的事情了。
如今的北方城市阿瓦,因為之前連番多年的戰爭,仍是一片人口稀少的廢墟模樣。
話說緬甸人不同部族之間的戰爭,常常都是異常的殘酷和血腥。
以緬族人為主體的東籲王朝在最終征服了北方撣族的阿瓦王朝後,他們不是說,你撣族人投降了緬族人就算了,就一視同仁地把你視為臣民了。
並非如此。
他們的做法,是奴役和屠殺,要麼淪為奴隸,要麼一律殺掉。
不光是緬族人對待撣族人是如此,撣族人在戰爭之中面對緬族人也是如此。
當然,阿拉幹人和原屬勃固政權的孟族人,在各種起義和戰爭之中,面其他不同於自己的民族的時候,也是如此。
所以一場場戰爭下來,各方都是損失慘重。
在東籲王朝打垮勃固王朝和阿瓦王朝的過程中,大量的孟族人和撣族人被屠殺。
包括阿拉幹人在葡萄牙人的支援下攻佔東籲王朝首都勃固,殺了東籲王莽應裡的過程中,也大量地屠殺了緬族人。
因為戰爭期間的相互屠殺而解下的這個民族仇恨,直到幾百年之後,都沒能化解開來。
後世的緬甸各民族之間,之所以戰亂不斷,就有著這樣的歷史因素在內。
這個問題,對於如今的這位崇禎皇帝來說,當然是有利的因素。
在他看來,北方原屬阿瓦王朝的土地,能佔領就佔領,實在做不到全面佔領,那就在分封雲貴土司家族的基礎上,再扶植起來一個阿瓦王朝的王族後裔當王。
唯一麻煩的可能就是,阿瓦王朝的王族後裔不太好找。
因為緬甸這個地方,包括中南半島上的其他各個民族都有這個傳統,那就是滅了一個國家,就一定要將這個國家的王族斬盡殺絕。
屬於撣族政權的阿瓦王朝在被東籲王莽應龍滅掉的時候,阿瓦城全城皆被屠殺,阿瓦王室的子孫也被斬草除根。
這與當年安南黎朝滅掉陳朝時的做法如出一轍。
當時,新興的黎朝把陳朝王室的子孫殺了個乾乾淨淨,等到大明朝滅了篡位的黎朝之後,想在安南尋找陳朝王室子孫立其為王,可是卻找不到一個血統純正的人選。
莽應龍將阿瓦王室斬盡殺絕,也使得北方的撣族人的反抗,沒有了統一的主心骨,始終不成氣候。
不過這個問題,難不住如今這位崇禎皇帝,找不到合適的阿瓦王的後裔,完全可以在進軍緬甸的那些雲貴土司中選擇一個忠心、能幹而又能夠服眾的,封他一個世鎮緬中的爵位。
當然,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
崇禎皇帝讓人送走了葡萄牙人的使者佩雷斯之後,關於緬甸的事情就算暫時告一段落了。
自從到了大明京師之後就一直急切地想要私下朝見崇禎皇帝的荷蘭人畢德諾,也終於等到了讓他覲見的機會。
這一次畢德諾的朝見,經過理藩院和禮部的稽核與安排,還讓他帶上了已經能夠說一口流利京腔官話的耶穌會士康迪紐斯。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耶穌會在東方傳教的重要資助者,因此與耶穌會在東方的勢力實在是說不清道不明,屬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非常的錯綜複雜。
耶穌會的傳教士們,利用他們表面上中立的地位和身份,穿梭於各個東方國家,有時候充當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