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三零章 正旦大朝,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迎祥等人趁亂進入平涼等地之後,憑藉著老回回馬守應及其麾下同屬回回木速蠻的身份,說降了在平涼城中殺了上官造反作亂的木速蠻土官土倫泰,順利地在這個地區取得了立足之地。

緊接著,發動了固原兵變的叛軍首領前明軍遊擊頗希牧,也派人聯絡高迎祥,表示願意率眾歸附。

高迎祥則在同意頗希牧自立一營的同時,也應頗希牧所請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悍將賀一龍率領一營人馬,前往固原城協助頗希牧防備官軍南下。

與此同時,高迎祥一方面派出馬守應、土倫泰前往河州洮州等地,與馬進忠、馬光玉等人聯絡。

一方面也派出了張獻忠、羅汝才、賀錦、李自成等各個飢渴已久的賊營,分頭往西往南,搶佔各地縣城鄉村,搶掠各種人口財富。

就這樣,隨著高迎祥率領的陝北各路賊營的加入,陝西以西甘肅、寧夏地區的亂局,像是一鍋燒開了的開水,更加混亂了。

不過,當西北地區的這些沸沸揚揚的亂象,被錦衣衛西鎮撫司和陝西巡撫衙門、三邊總督部院,快馬加鞭地報送到崇禎皇帝手中的時候,崇禎三年的正旦大朝會已經舉辦在即了。

崇禎皇帝除了指示三邊總督府與陝西巡撫衙門,以及錦衣衛西鎮撫司三方密切配合、勠力同心,嚴防回亂和流賊向關中、漢中和隴南擴散之外,沒有其他的更多的旨意。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這些回亂或者流賊,在西北地區愛怎麼鬧都行,只要他們別往關中、漢中方向擴散蔓延就好。

圍繞著這個思路,崇禎皇帝已經給了袁崇煥、洪承疇、孫傳庭等人發過多次密旨,他也相信他們早就領會了自己的真實心意。

所以得知高迎祥、馬守應這些大賊頭從山西逃回陝西以後,又從陝西流入甘肅,他不僅沒有因為流賊流竄範圍的擴大而驚慌失措,反倒是因為流賊各營西去,甚至是與回亂合流,而暗自鬆了一口氣。

歷史證明,只要山西河南不亂,大明朝在北方的統治就不會有太大問題,只要湖廣地區不亂,大明朝在南方的統治也就不會有太大問題,至少不會出現根本性的動搖和瓦解。

這也是為什麼崇禎皇帝寧肯讓流賊往西發展甚至容忍他們因此而壯大,而絕不允許他們往東往南流竄的原因了。

而且,崇禎皇帝也不想讓袁崇煥、洪承疇他們太著急,以至於把剛剛流進甘肅的高迎祥等人,或者在洮岷之地發動兵變的馬進忠、馬光玉等人逼得狗急跳牆,四處亂竄。

要知道,馬進忠、馬光玉、米喇印、丁國棟等等這些在洮岷地區發動兵變的人物,與高迎祥帶來的這一幫子陝北流賊,是有著很大不同的。

先不說這些人背後的經堂和禮拜寺阿訇們的勢力了,就單說他們之前都是朝廷命官這一點,就與高迎祥、馬守應、羅汝才、張獻忠這些人不一樣。

往大了說,馬進忠這些人,之前都是所在地方的上層人物,基本上都是大地主、大商人出身,算得上是明末社會的既得利益階層。

而高迎祥及其麾下的左膀右臂,以及羅汝才、張獻忠這些人,多數都是逃兵和山賊出身,都是社會最底層,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屬於流氓無產者的階層。

這兩個階層,原本是天生的對立面。

到了這個時候,朝廷這邊圍剿的軍隊一旦把它們逼急了,他們就會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共同對抗朝廷。

而若是朝廷這邊稍微緩一緩,不急著進剿,那麼他們自己就會很快內鬥起來,不可能真正做到一條心。

既然如此,那麼何不讓他們自己先鬥上一番呢?

有張獻忠這樣的大殺星在,崇禎皇帝根本不愁他們鬥不起來。

就在西北甘肅和寧夏的南部陷入一片大亂的同時,大明朝的京師一片熱鬧歡騰的氣氛。

紫禁城中的正旦大朝會,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準備,也終於到了登場亮相的時候了。

正旦者,歲事之始。

也即正月初一,就是大年初一頭一天。

自古以來,中國曆代王朝,都會在這一天舉行大朝會,在京的具有一定品級的文武官員,以及外國使節、皇親國戚、勳貴武臣,都要在這一天一大早,入宮朝見皇帝,叩行大禮,一邊向皇帝這個大家長行禮問安,表示忠誠和敬意,一邊恭賀天下安康、四海鹹服。

與此同時,皇帝本人也要率領在京在朝的文武大臣,前去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社稷以及列祖列宗,向他們稟報過去一年的得失,乞求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