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六七章 河套訊息,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居庸關回到京師紫禁城中以後,崇禎皇帝就想著要召集朝中的重臣,商議一下這一次大戰獲勝之後對於那些有功文武官員的封賞問題。
然而最終,卻因為年終歲尾朝廷之上的各種事情推來拖去,直到轉過年來,時間已經進入了二月份,封賞的問題,還是沒有敲定。
金錢上的封賞,過年期間,就已經陸續發放下去了。
如今有了京師戶部、南京戶部和洛陽戶部分司的三處隸屬寶源總局的鑄幣總廠,以及位於京師的皇明經世銀行總行和南京、太原的皇明經世銀行分行,作為犒賞的那一筆崇禎銀圓的起運和分送問題,已經不再是困擾朝廷上下的嚴峻問題了。
南方也好,西北也好,或者遼東方向的軍隊也好,朝廷賞賜金銀或者分發軍餉的旨意一下,最多不過兩個月之內,分駐在天下各地的駐軍監軍御史或者監軍副使們,就都能夠拿到朝廷的賞銀或者軍餉了。
如今他們拿到手中,大多都是銀圓票,只有那些異常偏僻地區的駐軍,才會直接給他們分發銀圓或者糧食。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
一來,金銀本身的轉運問題所需要的時間比較久,而攜帶經世銀行發行的銀圓票卻要方便快捷的多了。
這樣做,不僅對朝廷有利,對各鎮監軍御史有利,而且對各鎮軍中的將士本人也有利。
二來,朝廷這邊只要聖旨明確將這次大戰繳獲的那些金銀,交給經世銀行代發,那麼戶部與經世銀行收到聖旨,就可以先行將銀圓票或者實打實的崇禎銀圓發放給各鎮邊軍,不需要等到那些金銀真正運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好處,無法一一細說。
當然,這一次大戰結束之後,金銀錢財上的犒賞只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軍功封賞問題。
特別是已經似乎形成了習慣性的關注點的軍功封爵問題,朝廷上下都很關注,但是始終沒有拿出方案。
不是崇禎皇帝不著急,也不是身在朝中的文武大臣們對此無動於衷,而是作為這一場大戰的收尾之戰,如今還沒有最後落下帷幕。
兩個內閣輔臣兼軍機大臣,都還在遠離京師的地方率軍征戰。
一個率領各部大軍在烏蘭哈達等著埋伏返回遼東的建虜餘部。
而另一個則率領大批明軍精銳頂風冒雪,冒著嚴寒,向西渡過了黃河南下河套之地,正在尋找套虜決戰呢。
在這兩個方向上的訊息,最終傳回來之前,誰也沒有辦法定下來最後的封賞。
即便是崇禎皇帝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體的想法,但在這個時候,他也沒有辦法確定下來。
因為你根據目前所得知的戰報定下了封賞,那麼接下來傳回來的戰報一旦是個壞訊息,那豈不是弄巧成拙,等著被打臉嗎?
好在這兩位軍機大臣也沒讓崇禎皇帝再多等下去。
崇禎三年二月二十二日,範永鬥、範永奎、範三拔,以及王登庫等漢奸四十一人,在經受了歷時三天,每個人三千六百刀的凌遲之後,每個人的身體,都被刑部的劊子手們剮得只剩下一副白慘慘、血淋淋的骨架,在寒風中飄蕩。
就像是一隻只掛在集市上的羊或者狗,被一刀一刀地賣光了肉,最後只剩下一副骨架一樣。
只有那一顆顆被特意保留下來的人頭,還能夠看清楚他們究竟是誰。
就在這一點,他們的頭顱也被砍下,被新任的錦衣衛大同千戶所千戶許盡忠帶著一幫選調的錦衣衛人馬,隨身送往宣府的張家口、獨石口,以及大同的得勝口、殺胡口等地示眾。
除了帶著這些人頭去示眾的任務之外,許盡忠還帶著幾道皇帝的旨意,一個是給大同巡撫範復粹的,一個是給宣府巡撫李養衝的,還有一道是給山西巡撫張曉的。
這三道聖旨的內容卻一模一樣,那就是要在張家口、大同和太原三地立碑記錄範永鬥等十六家晉商通虜賣國的漢奸罪行。
每個地方都要在當地的通衢大道之上,立起一通漢奸碑來,將這些人的漢奸罪行昭告世人,警示後人。
許盡忠年近三十,是貴州總兵官許成名的長子。
因為許成名在平定水西奢安之亂前期的功勞,許盡忠被增補為錦衣衛北鎮撫司百戶。
等到水西之亂平定之後,朱燮元被封為靖南侯,秦良玉被封為忠武侯,而且同為總兵官的侯良柱也被封為了定彝伯,功勞差不多大小的許成名沒有得到爵位。
於是崇禎皇帝就又將剛剛赴任錦衣衛北鎮撫司的許盡忠,越級提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