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七一章 烏素圖召,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額璘臣及其麾下前後套和左右翼的各部臺吉們,朝秦暮楚、三心兩意,歸順女真人的態度並不堅定。

但是明金雙方勝負尚未明瞭的情況下,他們還是爭得了阿巴泰的同意,安置了隨軍的部眾,然後只帶著麾下的騎兵,跟著阿巴泰等人趕往庫庫和屯的方向趕去。

與此同時,大明朝內閣閣老兼軍機大臣平陽伯李邦華,也正帶著麾下的幾個總兵官,一路往西而來。

十二月十二日的上午,包克圖土城以北,一片被積雪覆蓋了一層又一層的曠野之上,鉛雲濃重,寒風怒號,滴水成冰。

祖克勇率領的大同鎮哨騎,在這裡遭遇了孔果爾麾下的科爾沁右翼騎兵前鋒。

雙方參戰的人數都不多,右翼科爾沁人的人馬稍稍多那麼一點,但是戰況卻異常激烈。

一方是剛在前不久將林丹汗追得上天入地狗急跳牆竄入明境,而且目前尚不知道黃臺吉大敗而歸的右翼科爾騎兵。

另一方則是打得黃臺吉抱頭鼠竄不敢南顧而且剛剛收復了歸化城,同時又急於立下復套首功的大同鎮邊軍騎兵。

雖然只是一場前哨戰,但卻打得難解難分,誰也不肯當先罷手撤退,幾個回合的對沖之後,雙方都丟下了百餘具屍首。

直到一段時間之後孔果爾率領右翼科爾沁大隊騎兵抵達戰場,祖克勇方才率部撤退。

這一場前哨戰的規模不大,但卻引起了阿巴泰、李永芳這一方的高度警惕。

明軍哨騎出現在包克圖以北,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要麼庫庫和屯已經丟失,要麼就是已經陷入了明軍的包圍之中。

當阿巴泰從孔果爾的口中得知科爾沁人在包克圖以北遭遇了明軍並且發生了激戰的情況之後,大驚失色,當即放棄了在包克圖土城內紮營休整、躲避風雪的打算,而是立刻傳令所部大軍掉頭北上,不再往東。

對他來說,明軍哨騎突然出現在包克圖以北,背後所包含著的種種可能,都不在他考慮的範圍之內。

此時黃臺吉在庫庫和屯也好,不在庫庫和屯也罷,阿巴泰都不想再拿自己麾下的這支人馬去冒險了。

其實,在阿巴泰的內心深處,黃臺吉的死活,他一點也不在乎,不僅不在乎,而且內心深處甚至還隱約期待著庫庫和屯失陷而黃臺吉身死的訊息傳來。

雖然這話絕對不能說出口,但是他卻可以用腳作出選擇。

當天中午,阿巴泰傳令全軍改道北上,要求全軍避開包克圖,繞道大青山(陰山)以北,直接趕往他們此前曾經駐足休整過的額仁浩特。

黃臺吉派出來尋找阿巴泰的正黃旗擺牙喇牛錄額真準塔,並非宗室出身,雖然深得黃臺吉的信任,但在阿巴泰的面前就是一個奴才,絲毫沒有說話的餘地,也勸阻不了阿巴泰的做法。

就這樣,當阿巴泰意識到前往庫庫和屯可能遭遇到的巨大風險之後果斷掉頭北上了。

而李邦華這邊也接到了祖克勇帶回來的訊息。

自從薩爾滸之戰以後,在曠野之上遭遇建虜和蒙古騎兵,一直都是大明朝軍隊竭力避免的事情。

但是這一次與以往不同,發現了建虜敵情之後,不管是祖大壽、趙率教還是曹文詔,都是大喜過望、求戰心切。

當日下午,祖大壽率領的大同鎮明軍騎兵趕到了包克圖附近,一番搜尋之下,發現建虜及其麾下的蒙古僕從軍已經北上,於是一邊派人向李邦華所率的主力報告,一邊立刻率軍沿著建虜騎兵在冰雪覆蓋的荒原之上留下的道路往北追去。

十二月十三日中午,在大青山南麓的大廟烏素圖召以南地區,祖大壽所部大同鎮邊軍騎兵,終於追上了拖拖拉拉、不情不願地跟著阿巴泰北上的鄂爾多斯部騎兵後隊。

這次祖大壽率領的大同鎮邊軍騎兵總共六千多人。

若是鄂爾多斯諸部能夠奮力一戰,或者說阿巴泰麾下的三萬多各部騎兵能夠齊心協力回頭一戰,那麼這六千多大同鎮邊軍騎兵恐怕就要倒大黴了。

但是,就如同鄂爾多斯部不情不願地跟著林丹汗西遷的時候充當了豬隊友的角色一樣,這一次,不情不願地跟著阿巴泰北上,同樣充當了豬隊友的角色。

面對追擊而來的明軍騎兵,鄂爾多斯部的騎兵們一鬨而散,朝著西方逃去,甚至都沒有等到阿巴泰的命令傳來。

本來就不太願意遠離河套之地的額璘臣,也藉著這個機會,迅速率領鄂爾多斯的部眾脫離了建虜的大隊,不管不顧地逃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