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零一章 無路可走,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根本不需要曹文詔的提醒,時至今日的袁崇煥,就是單純為了他自己的前途命運考慮,他也絕不會去招撫那些參與了兵變與叛亂的木速蠻。
不管他們之前是大明三邊各鎮官軍中的將校士卒,還是大明朝建立之初就分封的世襲土官,又或者他們只是普普通通的木速蠻,此時的袁崇煥都不會招撫他們。
因為,只有將這些木速蠻定性為大明朝在西北邊地最大的敵人,袁崇煥才能保住他目前的地位,以及如今所剩不多的威望。
本來作為三邊總督,他最重要的使命,其實是收復河套,這也是大明朝廷當初設立三邊總督衙門的原因和目的。
但是,他不僅沒有做到這一點,而且當崇禎皇帝派出的大軍進軍河套的時候,他卻受制於三邊之地接二連三的兵變和民亂,而無暇顧及。
若是擱在以前,他袁崇煥早已人頭落地,他和他的幾個幕僚,也都深知這一點。
如今他袁崇煥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利用崇禎皇帝本人在一次又一次密旨之中流露出來的那種對三邊之地木速蠻問題的擔憂,儘快將三邊之地的木速蠻問題一勞永逸地解決掉,並以此重樹威望,重獲帝心。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他才會在李邦華等人的面前,將木速蠻問題說得如此嚴重,而將他的所作所為說得那麼義正言辭。
同樣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又如何能夠接受頗希牧,或者其他任何一個木速蠻亂軍將領的再次歸降!?
他要真的這樣做了,那可他不光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臉,恐怕如今堂下侍立著的這些三邊將領們,也要對他恨之入骨了。
然而,不去招撫這些木速蠻亂軍叛將,卻也並不意味著,不能利用這些木速蠻亂軍叛將希望朝廷招安招撫的心思,去做一些文章!
袁崇煥聽閃士秀倒出城中內情,沉吟不語,對閃士秀再次提出的開門投降再為官軍的請求不置可否,片刻之後,拿手一指閃士秀,轉頭對侍立一側的賀人龍說道:
“先將此人帶出去妥善安置!”
閃士秀一聽這話,大概知道三邊總督袁崇煥這是要與帳中人商議此事了,當即大喊道:
“總督大人!總督大人!我輩本是朝廷營兵,大人若給我輩留下一條生路,我輩願意將功贖罪,為朝廷為大人再效犬馬之勞!
“至於城中作亂之暴民,朝廷願撫則撫之,願殺則殺之,我輩受撫之後,但憑大人所命,絕無二話!大人明鑑啊!”
閃士秀一邊被賀人龍拖出大帳,一邊掙扎著說出了最後的請求。
頗希牧作亂之初,就想著有朝一日朝廷罷免了袁崇煥之後,三邊之地改弦更張,那麼他就向朝廷請降,繼續當他的朝廷命官。
不過,他雖然一直想著再次歸降朝廷,但是他卻從來也沒有想過他會再次面對袁崇煥。
他想請降,但卻並不想向袁崇煥這個人請降,畢竟西北的亂局,就是袁崇煥來了之後一手造成的。
回回也好,其他色目人種也好,當然不是洮岷河西之地的本地人,這一點不管是在固原搞兵變的頗希牧,還是在平涼搞兵變的土倫泰,甚至包括洮州、岷州、河州、甘州等地的馬進忠、馬光玉、米喇印、丁國棟等人,對於這一點,都是認賬的。
但是,自己這些回回,因為不是本地人就有罪嗎?!
自己這些人的祖先雖然是當年蒙古人西征帶回來的色目人,但是自己這些人生於斯、長於斯,腳下的這塊土地早已成為了自己的家園。
可是你袁崇煥來了這裡,就要改變這個局面,就要從陝北、關中甚至山西、河南招募無地的漢人流民,到這裡圈佔土地,開荒屯田,你考慮過洮岷河西之地回部百姓的感受嗎?!
除此之外,你還壟斷回部的邊貿,支援那些不知道從那裡來的紅毛鬼傳播夷教,你考慮過洮岷河西之地回部百姓的感受嗎?!
像頗希牧這樣的邊軍將領,之前從來動過反叛大明朝廷的念頭。
一來,西北之地從來貧瘠,而大明朝版圖廣闊,實力強大,兩相比較之下,反叛就是死路一條。
二來,大明朝自從建立之後,就對他們這些在前元時期就在西北邊地擔任土官的木速蠻將門非常不錯,不僅讓他們繼承了前元時期的權勢和地位,而且大明朝廷也從不干涉他們聚居地的內部事務。
一開始還設有流官,到後來連個流官也不設,除了軍務上需要服從徵調之外,其他的等於是給了他們全權。
遍佈西北邊地的一個個衛所,皆由這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