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零七章 三邊佈告,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破城三日之後,袁崇煥終於進了固原城中,在時隔兩年多之後再一次入駐到了原來的三邊總督府中。
這座原來的三邊總督府內,雖然在幾天之內接連發生過兩場激戰,到處都是殺戮與征戰留下的痕跡,但是比起城中的那座輝煌壯麗的西大寺來說,卻是幸運的多了。
至少這座原來的三邊總督府,經過兩天的收拾,在清理出了大批的屍體之後,還是勉強可以入住的。
而那座其規模其壯麗在固原城中僅次於三邊總督府的西大寺,如今則在成百上千顆猛火油彈的攻擊之下,化作了一片殘壁斷垣。
西大寺燒了一天一夜,火勢才算熄滅。
老阿訇賽良駿以及西大寺內人潮洶湧的木速蠻,與西大寺的大禮拜堂一起化作為了焦土。
他們祈禱中的火獄,最終降臨到了他們自己的頭上。
又經過三邊總督麾下各支兵馬大索全城,未能跟著楊其壯逃出城去的木速蠻亂民們,如同當日他們屠殺無依無靠的漢民一樣,被複仇的原固原鎮官軍,還有那些沒有什麼仇恨,單純就是想要他們性命的蒙古騎兵,殺了個乾乾淨淨。
袁崇煥進城之日,就是三邊總督府麾下各支官軍收刀之時。
如此輕而易舉地收復了曾經的西北重鎮固原城,袁崇煥及其左右幕僚謀士,也從先前的一系列灰心沮喪之中重拾了自信。
袁崇煥進城之後,當即派出了一隊信使,帶著收復固原的捷報,以及接下來的進軍安排,快馬趕往延安,去向軍機大臣東勝侯李邦華稟報,同時請求從甘泉峪補給運送一批糧草彈藥。
與此同時,三邊總督袁崇煥率軍收復固原城,並在固原城中大開殺戒,將數萬木速蠻全數屠殺的訊息也不脛而走,迅速傳向了平涼,傳向了洮岷河州,乃至河西甘州等地。
與頗希牧一樣,一直等待著朝廷在罷免了袁崇煥之後,自己只要有一個臺階下,就馬上請求招安的河州指揮使馬進忠、臨洮指揮使馬光玉、甘州指揮使米喇印等人,全都傻了眼,慌了神,也認清了局面。
如今的皇帝不再是過去那些個求穩怕亂的皇帝了,如今的大明朝廷也不再是幾年前過去那個總是以退讓換和平的朝廷了。
在他們看來,如今這個崇禎皇帝不僅要面子,而且要裡子,不僅要收他們的權,而且還要取他們的命啊!
袁崇煥在固原城中不收俘虜、大開殺戒、屠戮數萬木速蠻的訊息傳開之後,原本就不斷向西逃亡,一路逃往甘州,前去歸附米喇印等木速蠻土官及大阿訇的寧夏鎮回回,更是收拾了金銀細軟,聞風而逃。
袁崇煥領兵南下之後,仍舊率軍坐鎮寧夏五衛之地的總兵官賀虎臣,不僅不予阻止,而且很快就在寧夏五衛之地各城,釋出了三邊總督府的文告《告木速蠻書》:
“蓋我華夏之土地,惟華夏人可居之!爾輩木速蠻入居華夏之土凡三百年,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國,只知有番教,不知有孔孟,不習華夏禮樂制度,不從華夏衣冠風俗,此乃自外於炎黃貴胄,自絕於華夏民族者也!
“我太祖高皇帝曾有詔令:歸我者永安於中華,揹我者自竄於塞外!此皇明祖訓,放之四海而皆準!
“今奉三邊總督部院行文,佈告三邊各鎮之木速蠻曰:三邊之地,華夏版圖,爾輩木速蠻自西而來,此地非爾故土!
“有棄其番教,焚其番經,毀其番寺,改其番俗而從華夏衣冠者,自此可視為華夏之人,自可仍居其地,仍有其產,官府亦與漢民一體而待之。
“凡不願棄其番教,焚其番經,毀其番寺,改其番俗而從華夏衣冠者,可自行西去,歸其來處!
“自今佈告之後,三邊之內各地官府軍民可予爾輩滿月之期,放開道路,放爾輩西行。
“凡逾期不改,且未聞令西行之木速蠻,大軍到日,即視為夷狄之入侵華夏者,殺無赦!”
公文一出,寧夏鎮再次民情沸騰,好在梅之煥所率的甘肅鎮軍隊,賀虎臣所率的寧夏鎮軍隊,原本未曾跟隨袁崇煥南下固原,也正是為了防著這一點。
三萬多甘肅和寧夏邊軍,以及上百個遍佈寧夏的漢人軍屯民屯鄉勇團練,正虎視眈眈地等待著這些木速蠻的叛亂。
對這些邊軍和移民此地的漢民來說,這並不是什麼信仰之爭,甚至連三邊總督府為什麼要釋出這樣的佈告,也說不出個道理來。
在他們的眼中,這是土地之爭,更是家園之爭。
兩年多來,來自陝北、關中以及固原、甘南等地的大量佃農流民,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