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九八章 前車之轍,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賀一龍與賀錦兩人的主意也很明確,那就是以頗希牧麾下的木速蠻亂軍,以及雲集城中的大量白帽木速蠻為主力堅守北城。
而自己兩個則率領麾下營頭的漢人流賊隊伍,前後來了兩撥,累計四千餘人,堅守固原城的另外一座城門,也就是南門。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頗希牧及其麾下先去跟攻城的官軍拼命,儘量消耗掉城中的木速蠻人口。
另一方,也親自能堵住城中人南下撤退的道路,預防著這個前官軍遊擊頗希牧突然棄城而逃。
賀一龍和賀錦兩人,原本以為頗希牧一定會與他們說說講講,討價還價、計較一番。
但是讓他們兩個人沒想到的是,頗希牧聽了兩個人的安排,十分痛快而且豪爽地一口答應了下來。
第二天,三邊總督袁崇煥帶著左膀右臂一干人馬,來到固原城北門三里外,站在一片高崗之上,拿著河西務出品的望遠鏡,向固原城頭和城內觀望。
與此同時,周遇吉指揮著麾下的人馬,在附近的山頭上砍伐大樹,製作拋石機和攻城車。
袁崇煥知道火炮對於官軍的極端重要性,當然也沒有忘了從花馬池一線的邊牆上拆卸火炮,然後長途運來。
可惜的是,三邊之地到現在為止,尚沒有能夠裝備上當年寧遠城頭裝備的那種射程可達十里的紅夷大炮。
要不然的話,袁崇煥是一定會把它們運來攻城的。
不過,雖然沒有紅夷大炮,但是袁崇煥以及跟隨袁崇煥前來固原的曹文詔、周遇吉等人也都堅信,打下固原城,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
因為李邦華在石門關的戰例、洪承疇在寧鄉的戰例,都給袁崇煥提供了用火器攻城的前車之轍。
特別是洪承疇利用十分原始的投石機,向守城一方大量拋射猛火油彈的戰例,就可以直接套用在眼前的固原城上。
四月十九日清晨,太陽剛剛升起來,將明亮溫暖的光線照射在固原城上,袁崇煥就率領著大軍,從官軍營地之中浩蕩而出,在固原城的北門外擺開了陣勢。
皇明忠義講武堂第一期炮科畢業的原固原鎮守備黃廷弼,指揮著辛苦轉運而來的二十門大將軍炮,居於最前。
火炮陣地之後,緊接著則是周遇吉親自指揮的十架高大的投石車陣地。
投石車陣地的兩翼,分佈著曹文詔及其麾下的武烈營及其蒙古僕從軍的騎兵們。
袁崇煥帶著毛羽健、程本直、王予等謀士,在周遇吉指揮的投石車陣地之後督戰壓陣。
袁崇煥的督標將領賀人龍,則率領著三邊總督府的大批步卒,護衛在袁崇煥的中軍大旗左右。
一面巨大的龍飛鳳舞軍旗和一面表明袁崇煥身份的三邊總督部院袁的帥旗,在固原城北的一處高地上迎風招展、獵獵作響,向固原城中的木速蠻亂軍叛將,宣示著大明官軍的赫赫軍威!
站立在固原城頭的層層巨盾後面親眼目睹了這一切的頗希牧,知道城外官軍的進攻即將開始,而且進攻的意志也異常堅決。
他本人就是官軍出身,是正兒八經的前固原鎮營兵遊擊,城外領兵的許多人,都曾是他的舊相識。
一看他們擺出的陣勢,頗希牧就知道,他即將迎來異常硬仗。
當日上午巳時左右,固原城外的官軍陣地上,一切安排妥當,袁崇煥一聲令下,周遇吉指揮著的投石車陣地上開始響起了一陣陣吱吱呀呀的聲響。
這是一架架投石車被周遇吉麾下的官軍強力拉起發出的聲響。
緊接著這一陣陣吱吱呀呀的聲響傳出的,是周遇吉接連三聲的暴喝!
“放!放!放!”
官軍使用的投石機,就是利用槓桿原理製作的簡易回回炮。
只不過這些當年由色目人制作並跟著蒙古人帶入中國的回回炮,如今發射出去的,卻不是石頭製作的石弾,而是一顆顆巨大的燃燒著猛烈火焰的猛火油彈。
一顆顆碩大的猛火油彈,被拋射到天上,帶著火焰,飛行數百步之後,一個個墜落了下來。
有的墜落在固原城的城頭,直接砸在城頭的人群之中,引起一片騷動。
有的則墜落在固原城的牆體之上,土陶製作的猛火油彈“砰”得一聲碎裂,飛濺的猛火油,瞬間將牆面上燒成一片火團。
有的則直接跨飛過城頭,落入固原城中。
第一批十顆猛火油彈發射出去之後,周遇吉觀測了十顆猛火油彈的落點,然後騎在馬上大聲呼喝著麾下步卒,推動投石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