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二九章 心憂京西,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丹汗不戰而逃,歸化城落入後金之手,十數萬建虜大軍兵臨大同邊外的訊息,本來就已經讓京師文官武臣們一片喧囂,議論紛紛了。
結果,這個訊息還沒有消化完畢,短短數日之後,大同巡撫、總兵就又報送來了一個更加令人震驚的軍情急報:
“奴酋黃臺吉親率建虜和漠南蒙古聯軍數萬騎,竟然毫無預兆地破邊而入了!”
十月二十六日傍晚,建虜大軍從殺胡口入關的訊息傳到了京師,京師朝野上下隨即一片大譁,朝廷重臣深夜入宮,市井之間流言紛起。
到了第二日,居庸關方向也傳來訊息,大批大同鎮和宣府鎮計程車紳百姓蜂擁而來,在關下請求通關避難。
這個訊息很快傳到了京師,京師百官、勳貴,商民百姓驚駭萬狀,京師城外通州一帶,甚至有不少商戶開始收拾家財行囊,在運河碼頭僱船南下逃難去了。
定國公府這樣的勳貴世家,嘉定伯府這樣的皇親國戚,紛紛尋個由頭派了有品秩的命婦入宮,藉著向皇后和嬪妃們問安的機會,來打聽皇家的動向和京師的安危。
周皇后和懿安皇后張氏,以及麗妃、靜妃、蘭妃也都藉著各種機會安撫和寬慰崇禎皇帝的心情。
這一切,都讓如今這位本來胸有成竹,認為一切盡在掌控的崇禎皇帝感到十分鬱悶。
尤其是殺胡口的訊息傳來之後,京師文武百官的各種驚慌失措,更讓他感到非常的不爽。
因為眼前的大局還遠遠沒有崩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就是與歷史上黃臺吉率軍從遵化破邊而入京畿之地的情況相比,眼下的局面,也是好上了很多。
至少沒有像歷史上那樣被建虜直抵京師德勝門外,包圍了京師。
再說,就在十數日之前,崇禎皇帝從熱河堡孫承宗和大同鎮範復粹那裡,確知黃臺吉已經率領建虜八旗中四個旗的主力西征林丹汗以後,當即派出了李鳳祥、韓贊周、張國元三個內臣,攜帶密旨趕赴遼東、登萊與東江,令三地督、撫、鎮臣在旨到之日即刻出兵。
而且為了避免失期誤事,皇帝還在給遼東、登萊和東江鎮的旨意中明確加上一句話:
“限期十一月望日之前誓師出兵,傳旨內臣逾期而未至者,斬內臣!旨到三地而將帥逾期未能出兵者,咎在督撫則殺督撫,咎在鎮臣則殺鎮臣!勿謂言之不預也!”
崇禎皇帝相信,只要東江鎮、登萊鎮、遼東鎮能夠如期出兵北上,向建虜後金國發起進攻,那麼這一次黃臺吉率軍西征,就一定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當然了,所有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大同、宣府乃至是薊鎮的邊軍,一定要頂住建虜的進攻,堅持到後金國被兵訊息傳來,黃臺吉率軍撤離的那一天。
一旦大同、宣府頂不住,那麼接下來的後果可就危險了!
因為一旦建虜如同歷史上一樣打進了大明朝的腹地,甚至如同歷史上一樣大軍直抵京師,那麼即便是毛文龍、李信和鹿善繼在遼東、遼南和遼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今這位崇禎皇帝自從穿越以來,就處心積慮準備的這一戰,很可能也是得不償失甚至是大敗虧輸的一個局面。
但是,對於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來說,即便將來的局面真的是發展到了這一步,自己的所有安排全部大敗虧輸,其最慘的下場,也不過是與歷史上崇禎二年底的情況一樣而已。
有了歷史同一個時期的前轍之鑑作對比、作參考,崇禎皇帝在相繼接到來自大同、宣府的幾封緊急軍報的時候,心裡雖然對大同巡撫範復粹和總兵官祖大壽的一再應對失措非常不滿,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沉得住氣的。
因為他知道歷史上最壞的局面是什麼,也知道如今的情況遠不是最壞的局面。
所以除了緊急召見了幾位朝中重臣,向他們通報了來自大同的緊急奏報,讓錦衣衛派人分赴太原、大同和居庸關傳達了自己的幾道口諭之外,崇禎皇帝並沒有什麼異於平時的特別表現。
反倒是宮內宮外、京師朝野突然陷入了一邊慌張慌亂的氛圍之中。
十月二十七日上午,崇禎皇帝像往常一樣卯時起床,洗漱完畢,帶著身邊的一種侍從武官和侍衛親軍三衛指揮使等人,沿著紫禁城的城牆慢跑健身。
然後,按照一直以來的安排,到儲秀宮蘭妃和宜嬪處,陪著她們吃早飯。
不過與往常不同的是,崇禎皇帝簡單用過早飯,即帶著一種侍從文武臣僚,來到了武英殿。
崇禎皇帝在武英殿裡召見了軍機大臣張惟賢、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