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一二章 漠南蒙古,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x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一首鮮卑人的民歌,因為被翻譯成了漢語,得以流傳後世。

鮮卑人這首民歌之中提到的敕勒川,就是明朝中後期的土默川,或者說土默特平原,也就是明清時期所謂的漠南蒙古。

蒙古之分為漠南、漠北和漠西,是明朝之後的事情。

當年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反元,經過十幾年的奮戰之後,終於推翻了蒙元帝國在華夏的統治。

蒙元帝國最後一任皇帝元順帝逃到了長城以北的蒙古草原上,繼續當他的北元皇帝。

等到元順帝死掉了之後,蒙元帝國很快就在皇位的爭奪戰中快速衰落了下去。

到了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趁著北元虛弱,前後五次領兵出塞御駕親征,將日益衰落的北元帝國打得四處逃竄,很快就分崩離析了。

這之後,塞北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分裂為瓦剌和韃靼兩個大部,以及小部落。

先是瓦剌崛起,瓦剌首領脫及其子也先隨意廢立蒙古大汗,並自封丞相、太師,到後來乾脆殺了黃金家族出身的蒙古大汗脫脫不花,自立為蒙古大可汗。

再後來,瓦剌在與明軍持續多年的拉鋸戰中,陷入了內亂和紛爭,韃靼部趁機崛起。

其後黃金家族出身的韃靼達延汗,也就是傳說中的韃靼小王子伯彥猛可,統一了韃靼各部,然後打敗了瓦剌,並將瓦剌各部攆到了西域。

瓦剌各部西遷之後,駐牧在青海和天山南北,變成了漠西蒙古,也就是衛拉特蒙古各部。

而佔據了整個蒙古草原之後的韃靼達延汗,將整個蒙古草原劃分為左右兩翼六個土門萬戶。

達延汗親領左翼三萬戶,即察哈爾、喀爾喀、兀良哈三萬戶,分封自己的一個兒子為濟農,統領右翼三萬戶,即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三萬戶。

達延汗伯彥猛可死了以後,韃靼也陷入了分裂,達延汗的子孫誰也不服誰。

鬧了到最後,蒙古右翼三萬戶在達延汗的一個孫子土默特首領俺答的率領下,脫離了蒙古左翼的控制,自立為阿勒坦汗,也就是那一個建造了大板升城庫庫和屯的俺答汗。

從此,達延汗劃分的蒙古右翼三萬戶所屬的各個部落,就以土默特為首演變成了漠南蒙古。

而達延汗留下的蒙古左翼三萬戶或者說蒙古本部三萬戶,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最後傳到了布延徹辰汗的嫡長孫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的手上。

這個孛兒只斤林丹巴圖爾,就是大名鼎鼎的林丹汗。

因為其汗號是呼圖克圖,所以又被明朝邊鎮將帥稱呼為虎墩兔汗。

說起林丹汗即位之後的蒙古歷史,那可真是說來話長了。

十三歲即位的林丹汗,在歷史上的命運,其實與崇禎皇帝的命運十分相似。

這個蒙古末代大汗剛剛繼位的時候,身邊群狼環伺,而接手的蒙古草原上也是一片混亂,不僅漠南的右翼三萬戶脫離了控制,東蒙古草原上的左翼三萬戶各部也大都不聽指揮,林丹汗能夠實際控制的只有自家親領的察哈爾部而已。

與此同時,十幾歲的林丹汗還要面對日漸強大並且不斷向西擴張的奴兒哈赤。

如果林丹汗有足夠的政治智慧,或許他還能夠維持住蒙古、女真與大明三足鼎立的局勢,在塞北草原上求得一個立足之地。

然而可惜的是,林丹汗的一生,基本上就是一個自己作死的一生,幾乎是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做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句至理名言。

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孫,出身孛兒只斤氏,也就是蒙古黃金家族,是蒙古各部名正言順的共主。

不過對於一向崇尚實力的草原民族,光有蒙古大汗的名號,卻沒有足夠的實力也是不行的。

林丹汗繼承的大汗之位就是這樣,察哈爾部雖然實力不弱,但是到了林丹汗手上的時候,也只是蒙古左右兩翼六個土門萬戶其中的一個。

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這三個右翼萬戶,早就不聽他的了。

而喀爾喀、兀良哈也跟他貌合神離,再加上一個投靠了女真人以後實力不斷增長的科爾沁,就是東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各部落,他都擺不平。

然而與察哈爾的實力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林丹汗的野心,卻遠遠超過了他的祖父布延徹辰汗。

他希望統一草原,恢復大蒙古國,希望恢復黃金家族對整個蒙古草原的統治,甚至是恢復成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尊之我不該被柴刀

妖刀居合

給深港風月

一雙鯉

BOSS心尖寵:小寶貝,超兇噠!

洛萬萬

藍桉已遇釋槐鳥

持塵

王妃

楚秋

重生:開局告白同桌小憨憨

白菜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