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一八章 已經晚了,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短短四天四夜的時間裡面,傳遞奏報和密旨的使者,不知道累壞了多少匹驛馬,硬是從大同到京師跑了一個來回。
這個速度不可謂不快了。
然而,等到崇禎皇帝的密旨傳到大同巡撫衙門,然後傳到祖大壽、吳甡和丁啟睿等人手中的時候,已經晚了。
且說永謝布濟農卻熱思塔布囊和林丹汗的大妹夫貴英恰,在得勝堡外絕望而歸,兩人心急如焚連夜趕回。
就在回來的路上,兩個人的心意,全都發生了變化。
由原來主張聯合明軍共同對抗建虜女真人的立場,一下子對袖手旁觀的明軍失望憤恨透頂,很快轉變為支援林丹汗立刻放棄庫庫和屯而西遷。
他們快馬賓士了一夜,終於在破曉時分,回到了庫庫和屯的附近。
天色微明之中,他們已經遠遠地可以看到庫庫和屯的城牆以及庫庫和屯城中小召的紅頂了。
就在這時,卻熱思塔布囊突然揮手止住身後的馬隊,側耳細聽,聽見西北方向突然傳來了一片馬蹄聲。
片刻之後,騎在馬上的貴英恰踩著馬鐙站起來,向著西北方向眺望,很快就看見西北方向的一道土丘之上,湧出成百上千騎頭頂尖盔身披棉甲的騎兵來!
“該死!這是女真騎兵!女真人來了!”
隨著貴英恰的一聲大喊,他和卻熱思塔布囊身後的騎兵隊伍也都發現了前方正在高速衝來的敵人!
來人正是阿巴泰的兩個兒子嶽樂和博洛所統帥的建虜騎兵先鋒隊伍。
黃臺吉率領大軍行進到額仁浩特附近的烏日根塔拉草原之時,林丹汗的弟弟粆圖臺吉望風而逃,他所分領的察哈爾部六固山之一——竇土門固山(弟弟的萬戶)的部眾群龍無首,當即四散奔逃。
與此同時,額仁浩特附近又有一座塞北唯一產鹽的鹽湖額仁淖爾,相對於此時漠南各部的窮困,粆圖臺吉麾下的部眾還算是富裕一點的。
黃臺吉帶領大軍前來,行軍多日,一路上各部落都是望風歸附。
而黃臺吉此時又要在蒙古各部面前裝出一副仁君英主的樣子,所以隨行的各部人馬,也都沒有找到搶掠搜刮的機會。
來到了烏日根塔拉草原,特別是來到額仁浩特之後,粆圖臺吉這兩年在漠南搶掠而來的大量部眾、牲畜和財富,自然一下子成為了黃臺吉麾下大軍競相搶掠的物件。
黃臺吉只好派阿巴泰率領其麾下的八個女真牛錄,及其女婿李永芳麾下的七個漢人牛錄,督領著漠北喀爾喀蒙古的車臣汗長子巴布臺吉的部眾,先行尋路南下,往庫庫和屯而來。
額仁浩特距離庫庫和屯將近千里之遙,中間又有戈壁沙漠阻隔,一路行來極是不易。
黃臺吉為了提高行軍的效率,讓阿巴泰等部務必輕裝前進,不得沿途搶掠,降低速度。
只是阿巴泰這個不得志的貝勒爺,也只能約束自己的兒子和女婿,對於半歸附而未歸附的車臣汗部巴布臺吉的五千部眾,他卻約束不了。
於是,從額仁浩特南下之後,只有嶽樂和博洛兩人牢記黃臺吉兵貴神速的旨意,一路上馬不停蹄地奔波著尋找著庫庫和屯的位置。
而阿巴泰和李永芳則只能帶著那七個如今已經分不清是漢人還是女真人的漢軍牛錄,在後面督促著巴布臺吉的五千人往南推進。
袞楚克圖圖英在哈剌兀納山的那處山口,遠遠地望見的女真騎兵先鋒隊伍,正是嶽樂和博洛兩兄弟率領的那八個女真牛錄,共計兩千四百人。
就這兩千四百人的女真前鋒騎兵,讓庫庫和屯城中亂成了一鍋粥。
到了第二天的傍晚,當阿巴泰率領著後續的漠北騎兵和漢人牛錄抵達庫庫和屯北門的時候,前番主張西遷的王公大臣們再次佔據了上風。
他們紛紛跑到了小召喇嘛廟裡,請求林丹汗接受他們的建議。
如果林丹汗不同意,那也可以,請允許他們帶著自己的部眾自行離開。
這些人的要求讓林丹汗惱怒萬分。
然而惱怒歸惱怒,當了二十多年大汗的林丹巴圖爾知道,如今的察哈爾已經不是從前了。
察哈爾附屬的八個鄂托克,如今一個都沒有了,不是投靠了後金國,就是跑到漠北自立門戶了。
若是察哈爾本部左右翼的六個固山也逃散了,那麼他林丹巴圖爾的這個呼圖克圖汗還算什麼蒙古人的共主呢?
林丹汗再次召集麾下的王公大臣宰桑臺吉們和國師大喇嘛們,齊聚在自己的行宮裡商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