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九九章 老成謀國,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二年八月初二上午辰時,乾清宮東閣御書房之中,崇禎皇帝聽罷了幾個朝中重臣的恭賀之語,低頭看了看朱燮元著人送來的捷報和奏疏,再抬頭看看幾個朝中重臣,然後斟酌著說道:
“奢安之亂為禍西南,迄今已近十年,雲貴川湖廣之地因之而動盪不安也已將近十年。
“奢氏、安氏雖偏居西南,其亂不足以威脅京師,但其亂事曠日持久,牽扯西南數省之兵力物力,其害未嘗小於西北流賊。
“朕粗略計算,自天啟以來,直至今日,朝廷興師耗餉損兵折將,靡費以至於千萬計,若以此兵力財力,全用之於遼東,即便是建虜,也早已平定!”
說到這裡,崇禎皇帝看了看幾位重臣,接著說道:
“朕如此說,卿等想來已知朕的心意。
“自古以來,賞有功而罰有罪即是治國之大道。朱燮元平奢安穩西南,功勳之卓著,與當年之新建侯相比,朕以為有過之而無不及!
“此外,秦良玉之手刃奢崇明,侯良柱所部陣斬安邦彥,更非一般斬將之功可比擬!
“朱燮元為此二人請封世爵,朕以為可也,卿等以為如何?”
崇禎皇帝說完了這些話,先給今天的御前會議定了個基本的調子,那就是要重賞有功之臣。
說完了這些,崇禎皇帝不等這幾人有什麼反應,立刻接著說道:“如今,安氏嫡脈已絕,而水西之地亦盡入版圖。朱燮元請循遼東、東江之先例,以水西宜耕之地封賞作戰有功之將士,從而改土歸流,設府置衛,設流官、修屯堡、拓驛道,永定西南,朕以為可也,卿等以為如何?”
又是這麼一句“朕以為可也,卿等以為如何?”
你這個當皇帝的都說可以了,還讓這幾位閣臣和軍機大臣怎麼說?
李國鐠與徐光啟相互看了看,兩人又都去看英國公張惟賢。
畢竟張惟賢是現在在京的唯一一個軍機大臣,又是如今兩京勳貴圈裡最是德高望重的國公,還是掌管著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軍務上的事情也好,封賞世爵的事情也好,他都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見兩位閣臣看向自己,張惟賢也知道他們的意思。
在他的心裡,他是這麼看的,若是單純地附和皇帝,那麼朝廷要他們這些大臣究竟幹什麼,這麼做跟廟裡擺的泥塑木偶還有什麼區別?
可是,眼前這個年輕的皇帝都已經這麼說了,若是不同意不附和,他還能怎麼做怎麼說?
對於他這個有著英國公爵位的人來說,勳貴階層勳貴圈子的每一次壯大,都是對他們這種老的勳貴世家權力地位的一次分割,都不是他所樂見的。
只是如今的形勢就擺在眼前,崇禎皇帝在南北兩京找了許多借口剝奪了幾十個公侯伯的爵位,除掉了幾十個公侯伯的世家,騰出了這麼多的位置,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拿來回報為大明皇家出了死力立下了大功的有功之臣嗎?
毛文龍在朝鮮的那場所謂大捷,到最後不過是斬獲了一個建虜的十二貝勒而已,尚且一戰過後就得封安東侯,順帶著反正歸來的劉興祚,還得了一個平壤伯。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銳意重武的意圖已然十分明顯,這些在朝中宦海浮沉多年的老人精,哪裡還看不出皇帝的心思?
所以,張惟賢心裡雖然不甚甘心,但還是不準備在這個問題上跟年輕的崇禎皇帝較這個勁。
“陛下聖明!賞功罰過,正是古來治國之大道,朝廷名爵也正是為有功之臣而存設!
“兼且陛下即位之初,朝廷即定下軍功封賞之條例,此前又有東江鎮和遼鎮左路之先例可循,臣以為朱燮元所請皆可行,只是要在輕重緩急上如何把握分寸而已矣!”
張惟賢字斟句酌地說完了這話,略微停頓了一下,看了看皇帝的臉色,見皇帝面色如常,然後接著說道:
“只是國家名器,雖不可固吝,卻也不可濫予。稍有濫予,不僅不能激勵人才奮進,反而實足以敗壞風俗,以為朝廷爵賞可輕也!唯有慎重出之,而後軍心思奮,方可與圖後效而速成功也!
“這是老臣的一點淺見,請陛下明察!”
張惟賢說了這麼多,其實意思只有一個。
那就是,朱燮元等人平定西南的確很有功勞,封爵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物以稀為貴,要封也不能封的太高了,而且封爵的人也不能太多了,因為不管是封高了,還是封多了,朝廷的名器爵賞也就不值錢了。
這話裡話外的意思,沒有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也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