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八八章 多鐸錯了,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從上年冬天,多爾袞和多鐸兄弟以平定復州之亂為藉口,爭得黃臺吉的同意,率領本旗人馬移防蓋州、復州等地之後,一切都很順利。
不僅十分快速地將劉興祚、劉興治兄弟遺留在的復州、蓋州等地的實力連根拔起,而且一路往南、往東攻佔了許多土地,除了紅嘴堡、望海堡之外,將金州城以東、以西、以北的那些剛剛反正歸明的所有堡城,一下子全部攻佔。
多爾袞、多鐸兩兄弟還一度繞開了金州城,在金州城以南大肆燒殺搶掠了一番,滿載而歸。
然而自那之後,轉過年來,黃臺吉率領大軍北征野人女真、北山女真各部,在長達數月的時間之中,要求駐防遼南的兩白旗和駐防鴨綠江一線的鑲藍旗緊守邊界,不準擅自發動戰爭。
好不容易等到黃臺吉率領北征大軍歸來,一直忍耐了幾個月的多鐸正再去攻取金州以南地區,卻很快就又收到了黃臺吉的命令。
這一次,黃臺吉又要跟明國搞什麼假議和,再一次嚴令兩白旗和鑲藍旗緊守邊界不準出擊。
黃臺吉的做法,自然讓年輕氣盛而又一貫自負的多鐸十分不滿。
但是黃臺吉畢竟是大汗。
多鐸雖然多有不滿,而且也根本不掩飾這種不滿,但是大局如此,他也只能繼續忍著,與東江左路保持著一副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的局面。
然而等到八月以來,金州城的明軍卻開始不斷增修工事,而且除了金州城以外,鑲白旗的哨探還在三山口的青泥窪河河谷,發現明軍正在新修一座城堡。
這個情況,當時就讓多鐸忍無可忍。
可是,當時黃臺吉正處在與明國討價還價搞假議和而真備戰的關鍵時期,不光是伊爾登、薩穆什喀等人不讓他輕舉妄動,就是一向相依為命的哥哥多爾袞,也嚴令他不準輕舉妄動,壞了大局。
就這樣,年輕氣盛、心高氣傲的多鐸,一直忍到了現在。
在他看來,他多鐸留著眼皮子底下的明軍城池不去攻打,已經是一種極大的善意和忍讓,或者乾脆說是一種極大的屈辱了。
沒想到這些明軍居然敢蹬鼻子上臉,主動來攻打騷擾他鑲白旗的駐防之地!
所以這一次,多鐸真的是忍無可忍了!
十月二十四日中午,復州城外北門外的一片開闊地上,鑲白旗大軍雲集,年輕的多鐸一身銀盔銀甲騎著高頭大馬來到城外的點兵場上,親自傳達了兵分三路,一路留守,兩路出擊的命令。
一時之間,復州城北門外的點兵場上殺氣瀰漫、呼聲震天!
年輕的多鐸非常享受這樣的氛圍,一圈又一圈地縱馬賓士在這六千人的大軍面前,不停地嘰裡呱啦地喊著口號,激勵著鑲白旗大軍計程車氣。
然而他完全沒有注意到,就在復州城西北的一處山頭,有人正拿著一柄雙筒的望遠鏡,面無表情地觀察著復州城外發生的這一幕。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從三澗堡率軍登船、然後消失於大海之上多日的旅順鎮守使李信!
且說十月十八日的夜裡,李信從三澗堡率軍登船,揚帆北上,目的地正是復州灣海上的長生島。
這個後世改名為長興島的海上島嶼,距離遼東半島西側的海岸,只隔著一個海峽,距離海岸最近的地方寬不過十里。
從長生島渡過海灣,登陸之後,最近的登陸處距離復州城只有四十里,最遠的也不過七十里。
十月二十二日的傍晚時分,經過了四天四夜的持續往北航行,登萊水師副將張可度成功地帶著船隊停靠在了長生島的西南角。
長生島地方不小,不過島上山多地少植被茂盛,可供開墾耕種的土地不多,原來雖然居住著一些大明朝的漁民,但是隨著復州衛一帶明軍衛所城堡的淪陷,原本定居於島上的漢民百姓要麼被殺,要麼逃散無蹤。
女真人缺乏海船,來往海島與陸地之上頗為不便,於是也沒有遷來移民。
只在長生島不遠處的復州灣海岸之上,特別是流經復州城南,最終流入復州灣的復州河河口兩岸,保留下了前復州衛的幾座堡城,用來防備遼東、天津和登萊的水師偷襲。
從北往南,依次是羊官堡、北汛口、南汛口。
這幾座城堡,將從長生島往東登陸海岸,以及徑直乘船從復州河逆流東進直奔復州城的道路,全都堵死了。
不過,自打復州衛淪陷以來,已經好多年過去了,不管是遼東水師也好,天津水師也罷,以及曾經強盛一時的登萊水師,等等,大明朝的水師戰船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