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四零章 兵臨城下,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勝堡被建虜攻破的訊息,第二天下午就隨著一部分逃往大同的敗兵,傳進了大同城裡。x

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大同鎮總兵官祖大壽既悔恨萬分,卻又無可奈何。

他守在得勝堡的話,得勝堡固然很可能不會被嶽託等人這麼快攻下,可是若他始終守在得勝堡,那麼大同城怎麼辦?

一旦丟了大同城,大同鎮可就全完了。

而在前往居庸關的路上,接到了這個訊息之後,崇禎皇帝也是無可奈何。

整個大同鎮的大明官軍,連營兵帶衛所,被範復粹和吳校閱核實的人數,如今一共只有三萬人。

這還是加上了範復粹和吳到任招募編練的撫標和監軍標營。

若是沒有了這兩年充實的六千人,大同鎮賬面上計餉的三萬人,真正落到實處的,能有兩萬四千人就不錯了。

大同鎮沿邊共有內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等十五處類似殺胡堡、得勝堡這樣的關口邊堡。

整個三萬人就是全部撒在沿邊一線的關口邊堡上,平均下來,每個關口邊堡,也不過兩千人而已。

而每個邊堡又有一系列配套的烽火臺、火路墩等防禦工事要派人駐守。

這樣算下來,每個沿邊關口邊堡內常駐的兵力,甚至不到兩千人。

在這種情況之下,任何一個邊堡突然面臨來自塞北敵軍數萬人的瘋狂進攻,都很難守得住。

從這個意義上講,大明朝北部邊防雖然駐兵數十萬,在從遼東到甘肅的綿延上萬裡的防線上,處處設堡防守,但是實際上,這上萬裡的防線上處處都是漏洞,根本防不勝防。

若要獲得真正的安全,除了把北方的防線一直往更北的北方推進,留下一片足夠廣闊的戰略緩衝地帶之外,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

也正因此,當崇禎皇帝接到吳發自陽和衛的密摺奏報之後,除了讓他繼續坐鎮陽和衛,暫時守好他負責的大同東路轄地等候反擊的命令之外,也沒有什麼可多說的了。

這場仗打到了目前,大明官軍一直都很被動,但這是必經的一個階段,既是必經的,同時也是階段性的。

他相信會有反擊的那一天,只要大同和宣府特別是居庸關這樣的重鎮不丟,反擊的那一天就會很快到來。

且說岳託率領鑲紅旗大軍和烏珠穆沁的蒙古兵攻入得勝堡之後,本想招降堡中邊軍勁卒和百姓,以補充自身的損失。

不過令他驚訝的是,劉應選戰死城頭之後,其部雖然陷入前後夾擊和重重包圍的境地,但仍然死戰不降。

祖可法身邊的部伍士卒也是如此。

這些人與李全所部的得勝堡常駐士卒一樣,在堡中與建虜大軍和蒙古人展開了巷戰。

一條小街,一個院落,一間房屋,都要經過反覆的拉鋸戰,才能徹底拿下。

就這樣,當時中午的時候,鑲紅旗護軍統領勞薩就率領著鑲紅旗最精銳的擺牙喇破水門而入了,可是直到當天夜裡過了子時,得勝堡才隨著李全的戰死,以及最後幾百名大明邊軍士卒的投降,而真正平靜下來。

得勝堡是個不大的邊堡,其中除了邊軍士卒之外,沒有普通百姓居住。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普通的行商坐賈早就逃離了邊境,誰還敢在兵兇戰危的時候待在這個地方觀望形勢呢?

打下了得勝堡之後,嶽託的做法,與黃臺吉的做法如出一轍,第二天上午就下令拆除了得勝堡北關城頭的那一門門大將軍炮,然後將那些得勝堡裡的降卒組成了一個漢軍牛錄。

並以此次跟隨勞薩作戰有功的護軍巴牙喇前敖漢部蒙古人阿蘭柴為牛錄額真,專門為操作使用這些繳獲來的明軍火炮。

接下來,嶽託留下了鑲紅旗固山額真葉臣、弟弟滿達海率領一部人馬帶著傷兵和蒙古人把守得勝堡,為大軍留好後路,而自己則親自率領鑲紅旗主力,押著堡中降卒,帶著十多門大將軍炮,一路去攻打陽和衛的衛城,即後世的陽高。

嶽託想要一舉拿下陽和衛、鎮虜衛一帶,也就是後世的陽高、天鎮一帶,為自己率軍出兵大同腹地徹底剷除後顧之憂。

不過,等到嶽託率軍押送著辛苦得來的大將軍炮抵達陽和衛城下的時候,吳與大同鎮東路副將張全昌早已嚴陣以待。

嶽託下令阿蘭柴率領新編的漢軍牛錄火炮隊伍,架設火炮轟擊陽和衛城。

而吳和張全昌率領的陽和衛守軍當然也是毫不示弱,立刻從城頭開炮,與建虜炮陣對射。

對射的結果,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