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七二章 入京任職,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次,王廷臣所部近衛軍為了儘快趕到臨洮城,並沒有攜帶相對比較笨重的火炮。
不過,入城後擲彈兵營霹靂彈的爆炸聲,卻是連續不斷,而且在吳汝義的帶路之下,所向披靡,直奔西門。
越來越近而且越來越密集的爆炸聲,讓張獻忠誤以為官軍的大量火炮也在快速推進之中。
話說當年靜樂城外的突圍失敗,給張獻忠留下了極大的陰影,一想到自己有可能以血肉之軀直面官軍的新式火槍火炮,他就從心底裡打怵。
結果,根本還沒有親眼見到吳三桂麾下衝鋒在前開路的擲彈兵,張獻忠就先行從西門撤離了臨洮。
張獻忠一走,臨洮城中的大西營近兩萬人馬頓時亂做了一團。
有些人服從了八大王撤離之前的命令,跟著自己的頂頭上司悍將王復臣和張先壁等人,拼命抵抗官軍。
但是有許多大西營裡的積年老賊,一聽說八大王跑了,自己也就立刻跟著追出了西門,追隨而去。
當然了,等到劉興治、虎大威、猛如虎和吳三桂等人率領的近衛軍精悍標營,一共七千多手持火槍、馬刀或者霹靂彈的騎兵,衝到了臨洮城中的元帥府前,更多雲集此地的大西營士卒則選擇了跪地投降。
大西營雲集城中的賊軍雖然數量是官軍的兩倍還多,但是缺吃少穿的他們,根本不是近衛軍第四鎮精兵悍將和強大火力的對手。
就這樣,臨洮城中的戰事從早上突然爆發之後,只持續到了當天中午就已經塵埃落定。
張獻忠留下來斷後的大西營悍將之一張先壁死於吳三桂之手,而另一個悍將王復臣,則被自己的手下擒住,然後獻給了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的虎大威。
到了當天中午,臨洮全城落入近衛軍第四鎮將士們的手中,武安伯王廷臣一邊讓人將此訊息快馬飛報平涼的軍機大臣東勝侯李邦華,一邊讓猛如虎的養子猛先捷率領一隊人馬,押著羅汝才、吳汝義、吉珪、王克生等人返回安定,交給留守後路的近衛軍第四鎮監軍御史倪元璐看管處置。
倪元璐是崇禎皇帝即位以來一直刻意栽培提拔的文官之一,擁有密摺奏事的權力。
對於這一點,武安伯王廷臣知道,西北的各位督撫大員也都心知肚明。
這一回,武安伯王廷臣直接率軍奔襲臨洮城,時間緊迫,並沒有向坐鎮平涼的軍機大臣李邦華請示稟報。
而他之所以敢於這麼做,就是因為他得到了監軍御史倪元璐的堅定支援。
包括接受流賊頭子曹操羅汝才率部無條件投降的事情,在臨洮城落入近衛軍第四鎮的手中之前,王廷臣也沒有向李邦華稟報過。
這倒並不是因為武安伯王廷臣桀驁不馴、囂張跋扈,不服李邦華指揮。
事實上,即便是王廷臣再囂張跋扈,他也不敢在軍機大臣李邦華面前放肆。
他這麼做,是因為最初他並不真的相信,在他提出了那樣苛刻的條件之後,羅汝才還會選擇無條件投降。
而當羅汝才走投無路,再次派出了吉珪和吳汝義前去聯絡獻城投降之後,趁機奪取臨洮城的時間卻又變得極為緊迫。
於是在獲得了監軍御史倪元璐的堅定支援之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連個招呼也沒打,就直接率軍奔向臨洮城去了。
對王廷臣來說,此事若是成了,那麼一俊遮百醜,不管起初是不是自己擅自行動,誰也不能說他什麼。
若是不成,那麼就當是自己親自率軍前往臨洮方向哨探一回罷了。
真說起來,這還是一樁美談,外人也不知道其中實情,近衛軍第四鎮也不丟什麼面子。
當然,若是羅汝才設了圈套,或者張獻忠有所警覺,提前幹掉了羅汝才,然後率軍堅守城池作戰,那麼近衛軍第四鎮能不能輕鬆拿下臨洮也是兩說。
畢竟,近衛軍第四鎮彈藥存量不足,這一次集中了幾乎全部的彈藥而來,也只是剛剛好奪門而入迅速拿下了臨洮城。
只不過,這其中的詳情,可就不是被官軍的新式火槍火泡打成了驚弓之鳥的八大王張獻忠所能知道的了。
然而也正因此,在張獻忠逃往河州方向之後,武安伯王廷臣並未派出主力追擊,而是止步在了臨洮城城中,一邊清理臨洮城中張獻忠禍害之後留下的爛攤子,一邊等待著朝廷的旨意和正在從延安府轉運過來的彈藥補給。
這次戰後的臨洮城,如同一座鬼城,到處都是凍僵的屍體,更有隨處可見一堆堆被吃用之後剩下的森森白骨。
那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