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七八章 天津之行,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之所以這麼重視海軍都督府的建設,之所以這麼重視海軍戰船的建造,目的當然並不是為了應對眼下的兩大敵人。
東北的建虜也好,西北的流賊甚至是木速蠻們也好,還都用不上新建的海軍,用不上新造的大福級戰船。
即便是將來消滅建虜後金國的時候,海軍能夠發揮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但是它的作用也並不會是決定性的。
因為,依照現在的形勢,將來即便是沒有強大的海軍,只要是大明朝的軍隊有了足夠數量的大炮和燧發火槍,那麼消滅東北的建虜,也不過是個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而崇禎皇帝之所以這麼重視海軍、重視海軍的戰船建設,其目的自是著眼於將來,著眼於平定了西北的流賊以及消滅了東北的建虜之後。
且說崇禎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巳時剛過,崇禎皇帝一行多達三千人的龐大隊伍,東出京師朝陽門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之後,浩浩蕩蕩地抵達了通州城的西門之外。
那些身在通州的朝廷官員們,早已聞訊肅清了城門內外的道路與商戶,如今正集結在通州城西門高大的城門外面翹首以待。
直隸總督府從通州遷往天津之後,通州城的人氣並沒有明顯的減少。
除了戶部倉場、講武堂、武備院、農事院等朝廷舊有的或者新設的機構之外,還有大量新興的工廠礦場商行,開設在通州城內外運河的兩岸。
過去運河結冰之後,通州城的內外都會迎來一個相對蕭條的季節。
東來西去、南來北往的商販,沒有了運河水道的便利,總會在這個季節大量的減少。
但是自從崇禎三年以來,就算是到了運河通州段完全冰凍的時候,東來西去南來北往的商旅也並不曾減少多少。
因為四輪馬車的推廣和京津之間馬路的修建,讓南貨北運和北貨南運所需要的長途運輸,不再是一個克服不了的難題。
來自南方的糧食、布匹、瓷器、茶葉以及其他百貨,可以從泉州港、寧波港、上海港入海起運,走海路到登州或者天津上岸,然後僱傭天津或者登州的馬車行,走陸路送往通州,並從通州四散到京畿各地。
類似這樣的場面,是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一直盼望看到的,不過等到他的車駕抵達通州城外的時候,平日裡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通州城西門外,卻是一片乾乾淨淨。
來自近衛軍第一鎮第一標的三千將士,早已在頭一天就將這裡清理一空,頭一天晚上宣佈的宵禁持續到第二天還沒有宣佈結束。
且說這一天的巳時三刻,崇禎皇帝的車駕,終於在層層護衛之下,出現在通州西門外一眾官員的視野之中。
駐節通州的戶部侍郎兼戶部倉場總督畢懋良,兵部左右侍郎講武堂祭酒茅元儀、武備院總監孫元化,以及駐軍通州的近衛軍第一鎮都統制使尤世祿、監軍御史錢元愨,領著通州城內的一眾文武官員,看見車駕過來,隔著老遠,就呼呼啦啦地跪了一大片。
三呼萬歲的聲音,隔著很遠,就傳進了崇禎皇帝的耳朵裡。
崇禎皇帝乘坐的御用馬車,在通州西門外群臣等候的地方,只是停頓了片刻。
崇禎皇帝並沒有下車,只是隔著推開的車窗,簡單召見了畢懋良、茅元儀、孫元化、尤世祿、錢元愨,以及農事院的徐驥和王徵兩人。
只過了約莫半個時辰左右,隨行的人馬補充了一些食水之後,皇帝的車駕,就快速穿過早已封路戒嚴的通州城,繼續往天津方向駛去。
這個時代的天津衛城,距離京師二百多里。
若是擱在以往,即便皇帝和隨行的大臣們全部乘坐馬車,而其他護衛人員一概騎馬,也不可能一天之內就全員抵達。
同樣,為了避免皇帝旅途勞頓,在這次隨駕的軍機大臣寧城伯孫承宗以及兵部尚書南居益的最初行程安排之中,通州城是一個站點,而河西務又是一個站點,要到第三天的中午方才能夠抵達天津。
但是到了崇禎皇帝這裡,全都改了。
本該停留的通州只是簡單地見了見當地的大員,連馬車都沒下,至於當日未時前後到了河西務,更是連停留都沒有停留一下。
不過,即便是這樣,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印象之中,後世只需兩個小時不到的車程,在這一世,還是在路上奔波了將近七個時辰,直到當天晚上的戌時已過,方才抵達天津。
本來以為皇帝的車駕不會在這個時候到來的天津諸多大員們,被夜裡突然提前抵達的皇帝車駕,搞了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