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五三章 消除危害,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皇帝當然也沒有反對。

就在接見了韋特等人一行之後,他也不等正旦大朝會舉行,即令理藩院給安東尼?範?迪門等人開具了通行宣大、河中地區各個關口的文書。

讓安東尼?範?迪門在京師僱了騾馬車隊和嚮導,在一隊錦衣衛人馬的護送之下,沿著用水泥混凝土鋪裝了半截子的京西驛道,一路往西,出居庸關而去。

同時,也讓這個荷蘭貴族軍官出身的安東尼?範?迪門卡曼達(海軍中校),去代替德國人傳教士湯若望的位置,讓湯若望回來繼續參與編纂崇禎曆書。

除了除了荷蘭人的特使之外,在崇禎四年正旦大朝會舉行前夕,趕到北京城中的人物,還有朝鮮國的使節和對馬藩的貢使。

而這一次,與朝鮮國使節一同來到大明京師的人中,還有經過了大明朝的駐朝鮮使節張溥與朝鮮國弘文館共同選拔出來的朝鮮舉子,一共是二十一人。

最初透過弘文館選拔考試的朝鮮士子,總計多達七十二人。

但是經過大明駐朝使節張溥領著復林書院的人馬,親自檢驗了一番之後,就只剩下二十一個人了。

這些人寫出來的八股文章,能夠得到張溥、張採、周鍾、孫淳等人的肯定,也可以算得上是當今朝鮮士林之中的所謂佼佼者了。

與這些被選中的朝鮮世子們一起,一同抵達京師備考崇禎四年春闈的人中,自然也包括了張採、周鍾、孫淳、李雯這批身在朝鮮復林書院一邊講學一邊研讀的大明舉人。

崇禎皇帝雖然厭惡這些在原本的歷史上只知道誇誇其談的復社名士們,但卻也不能明目張膽地剝奪他們參加崇禎四年春闈的資格。

甚至於恐怕還得捏著鼻子,儘快將他們這些人吸納到大明朝的官僚體系之中來。

就像崇禎元年的恩科之中,崇禎皇帝不得不捏著鼻子把張溥這樣的人物,拉進大明朝的官僚隊伍之中那樣。

因為將他們這類人物留在大明朝的官僚體系之外,反而更加危險,更加具有破壞性。

而將他們弄進官僚隊伍裡之後,他們這些人的前途命運,幾乎就等於是完全掌握在了皇帝的手中。

西北也好,邊外也罷,包括遙遠的西南地區,到處都有空缺的縣令位置。

等他們中了進士,給他們一個三榜的同進士出身,再了不得的,最多給一個進士出身。

然後只需在吏部報上來的分配名單之中略作手腳,就可以將他們安排在再也發揮不了其煽動作用的遙遠邊地。

若是其中某些人真有實幹之才,那麼過不了幾年就會冒出頭來。

若是還想歷史上那樣只懂得耍嘴皮子誇誇其談,那麼他們就等著在各種蠻荒遍地渡過一生吧。

若是他們考中了進士,卻不服從朝廷的安排,那等於是自己戳破了偽君子的面目,今後自然也就沒有了前世立足於道義之上的蠱惑性和煽動性了。

這樣一來,他們這些人的巨大危害,也就自動消除了。

當然了,將來有一天這些人有了在海外講學的經驗,自然也可以以此為藉口,如同將張溥派往朝鮮國一樣,給他們安上個常駐使節的名義,然後將他們派往緬甸、安南、寮國、暹羅,以及烏斯藏、對馬藩,甚至是喀喇沁、多倫部、庫倫部等等屬國與外藩,去傳播儒學。

也因著崇禎皇帝此時的暗中算計,周鍾這個歷史上崇禎朝最後一科的狀元公,既沒有了屢試不第的曲折,也沒有了最後得中狀元的榮耀,同時也沒有了明亡後投降闖軍的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總裁請自重,重生嬌妻太撩人

維羅妮的卡門

一步一繁華

傾風惜語

帶著製作工坊求生[綜名著]

水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