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五六章 樂見其成,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四年的春節,就在這種平淡無奇卻又充滿了煙火氣息的氛圍中過去了。
前兩年春節期間給京師百姓帶來了無數轟動話題的事情,比如元宵節當夜紫禁城內的元宵鵲橋之會,雖然一如既往地在皇極門前的廣場之上舉辦了,但卻沒有再在京師民間引起多少關注了。
因為如今的大明京師內外,老百姓們所見識到的新鮮事物,一年比一年多了。
往年京師市面之上出現一塊一人多高的玻璃鏡面,或者家用的玻璃杯子等餐具器皿,都會引發許多人圍觀的情況,早就成為了過去。
來自京東河西務的玻璃器皿,雖然依舊昂貴,但是卻不再稀有罕見。
而冬季運河封凍之後,透過海運直達天津的漕糧,也從來沒有中斷過。
秋冬之際京師內外持續上漲的米價,還沒有持續多久,就自己又掉了下去,恢復到了沒有漲價之前的水平。
與此同時,來自塞北的一支支商隊,也給大明朝的京師百姓帶回來了大量的羊群,京師的肉價難得地保持著穩定。
雖然普通的老百姓仍然一年到底嘗不到幾次肉味,但是到了過年的時候,即使最窮困的升斗小民,也還是要破費一點,買回來三兩斤來自草原的羊肉,吃上一頓白麵餃子。
至於前些年,在京師街頭常見的餓殍與凍死的乞丐屍體,到了崇禎四年春節的前後,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了。
如今已經升任京師內外五城兵馬司副總指揮的閻應元,在五城兵馬司總指揮劉文炳的支援下,將他在南城兵馬司指揮任上摸索著建立起來的那一套做法,在京師內城外城全部推廣了開來。
以原有兵馬司人馬為為基礎建起來,繼續隸屬於各城區兵馬司的巡防營,一共建起來了十個。
一個巡防營根據管區的大小、士卒的多寡,分別編為了三到五個巡警隊。
而每個巡警隊又根據管區的大小、兵丁的多寡,以及管區內街市繁華和街坊人口的不同,又分設了三到五個巡捕房。
就這樣,到了崇禎四年的春節時候,整個京師內外城中,按照原來五城兵馬司的建制,一共建起了十個巡防營,共計四十八個巡警隊、二百個巡捕房。
其中,大一點的巡防營,人手多達一千二百多人,而小一點的巡防營,人手則只有七八百人。
每個巡警隊的人數,也多寡不一,大一點的三百來人,小一點的只有百八十人。
至於每個巡捕房,人數當然就更少了,大一點的百十人,小一點只有二三十個人。
不過,他們人數不多,事情卻不少。
除了五城兵馬司安排的事務之外,根據順天府和巡城御史的安排,京師城內的幾乎什麼雜務事,都得由這些人來管。
以前擔負的維持秩序、打更巡邏、防火滅火、防汛排澇等職能,自然還得擔著以外。
此外,現如今城內主幹道十字路口的車馬通行、街市之上的垃圾清理以及處置街坊鄰居之間的各種糾紛等事務,也由巡防營下面的巡警隊和巡捕房衝在前面監管負責。
與此同時,閻應元在崇禎皇帝的支援之下,還把他在南城兵馬司任上拉起來的偵緝隊,也套用到了其他的城區。
如今京師五城兵馬司下,除了分割槽劃片建起了十個巡防營四十八個巡警隊之外,還有設立了一個警事廳,分別管著京師內外城東西南北中五個偵緝隊。
這些從兵馬司巡防營巡警隊和順天府捕快衙役之中,擇優選取出來的偵緝隊,皆著便衣,無公服、制服,專門用來偵破京師城中發生的各種疑難案件。
自打閻應元把他在崇禎皇帝的指點之下,經過南城兵馬司的試點驗證,證明為可行的做法,在京師全城推廣開來之後,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裡,就將一天比一天繁華的北京城街面打理得井井有條了。
別說倒斃京師街頭的死人了,就是如今朝陽門平坦的水泥大馬路上出現了一隻死耗子,東城兵馬司設在朝陽門內的巡捕房,都會在第一時間找人將其清理乾淨。
因為東城兵馬司的指揮董大,是閻應元從通州提拔過來的鐵桿,對於自家閻老大的指令,執行起來最是堅決徹底、不留情面。
也正因為如此,過去多少年來,一直默默無聞、沒人看得上眼的五城兵馬司,到了崇禎四年來臨的時候,突然一下子,成為了一支京師城內無人敢於低估的力量。
錦衣衛的人馬也好,東廠的人馬也罷,面對悄然崛起的五城兵馬司特別是其下的警事廳及其偵緝隊,人人心生忌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