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三六章 囊中之物,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從崇禎二年冬十月裡,李信及其麾下部將們乘船走海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突襲收復了復州城之後,他就率領旅順鎮守府麾下各部,在復州和金州等地,拼命囤積糧草彈藥,整修城池、練兵備戰,隨時準備著建虜大軍前來強攻復州城或者金州城。

李信非常認同崇禎皇帝當年對他的指示,拿下了復州城以後,就想著憑藉整修一新的復州城,憑藉著復州城內外新修的永備工事,大量地消滅建虜兩白旗的有生力量,至少要等到將鑲白旗的有生力量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再率軍北上收復蓋州等地。

但是一年的時間過去了,除了頭幾個月正白旗旗主多爾袞指揮的幾次瘋狂反撲之外,在接下來的大半年裡,建虜後金國的八旗軍隊,就像是遺忘了復州城的存在,遺忘了旅順鎮守府的存在一樣,並沒有再來強攻復州與金州。

也並沒有再像以前那樣,徑直繞開復州城或者金州城,直入旅順鎮守府的廣大腹地,去攻打其他的墩堡和據點。

而建虜新任的鑲白旗旗主杜度,也在接掌了鑲白旗之後,將自己的鑲白旗衙門,設在了距離復州城一百三十里外的熊嶽城中(後世遼寧營口鮁魚圈區熊嶽古城),並把主要的精力和兵力,投放在了整修復州城以北八十里的永寧堡、五十寨堡等墩堡之上。

杜度這個人,對多鐸這個年齡比他還小了二十來歲的叔父,沒有什麼深厚的感情可言,自然不可能為了給他報仇雪恨,而去率軍強攻如今由李信親自坐鎮,被李信經營得像鐵通一般堅固的復州城了。

杜度得到了鑲白旗的旗主之位以後,對黃臺吉自是感恩戴德,不過他與其他的旗主一樣,也把自己所領的鑲白旗視作了自己的家業,在沒有必勝把握的時候,他也不會把屬於自己的家業,拉出去消耗在攻城戰上。

而且在關內乾旱無雨的同時,建虜後金國內同樣面臨著乾旱的威脅。

同時又因為與朝鮮、與晉商貿易的斷絕,後金國內女真八旗的困難,並不比大明九邊各鎮的軍隊少多少。

在鑲白旗旗下的各級將佐以及旗丁與披甲人們,得到了黃臺吉劃定的旗田之後,也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旗田的分配與開墾,以及指使自己的包衣奴才們努力耕種上面了。

包括正白旗旗主多爾袞在內,也都預設了旅順鎮守府的明朝官軍對復州城的佔領。

就這樣,在崇禎三年上半年鑲白旗旗主換成了杜度之後,遼東半島的南地區,難得地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時期。

而冒險成功之後的李信,也嚴格按照崇禎皇帝給他的佔領一地鞏固一地的旨意,沒有再率軍北上攻城拔寨,而是選擇儘快鞏固這片遼東半道上得來不易的根據地。

從崇禎三年年初開始,他就不斷地派出那些出身於河南各地的將校官佐,渡海從登州登陸,返回各自的老家招募佃戶、流民與無業者,前往旅順鎮守府所屬各地屯墾。

除了李信的大哥李倫,作為李家的長子,仍留在懷慶府河內縣城內守著李家的祖業之外,李信的二哥李仲、三哥李俊,也都拖家帶口地,經由登州,來到旅順鎮守府的轄地,在這個地方落下了腳。

李信的二哥李仲,因為從懷慶府帶出來了上千人的移民隊伍,因此到了九月份,朝廷的招墾令傳到遼東之後,他很快就在旅順鎮守府轄內的金州城內,當上了金州通判這樣的民事官。

金州在大明朝原來設的是衛所制度,但是到了崇禎年間的時候,原來的金州衛什麼的,早就不存在了。

如今歸給了旅順鎮守府的治下,既沒有設立知州,也沒有重設衛指揮使司。

當初李信帶著劉國能從東江鎮左路總兵府手中接管金州城的時候,這個孤懸於北方的城池,幾乎是一座空城。

劉國能帶著人馬駐守此城之後,隨即成為了金州的最高軍事統帥。

與此同時,城中與周邊並沒有多少漢民,自然也不需要處理民事的官員。

但是到了崇禎三年秋天,經過登州和旅順口移民金州的內地百姓,越來越多,而各種移民屯墾編戶管理的事務,常常讓劉國能這個陝北豪強出身的武夫焦頭爛額。

等到李信的二哥李仲帶著千餘口懷慶府移民,被安排到了金州一帶之後,恰逢朝廷招墾令的旨意傳來,李仲就順其自然地充任了金州的州判官。

在沒有知州,也沒有同知,更沒有衛指揮使的情況之下,金州判官這個職務,就成為了金州城內最高品級的文官了。

而崇禎皇帝昭告天下的《招墾令》,也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原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