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零零八章 絕無可能,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四年三月西寧城的陷落,在大明朝的京師裡並沒有引起多少人關注。

京師城內朝野上下的絕大多數人,所關注和議論的事情,全都是近在眼前的崇禎四年春闈。

來自大明朝南北各省以及屬國朝鮮等地的舉人士子、國子監生們,在崇禎四年的春天,從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之地雲集到了京師城中。

城內的各大寺廟、道館、客棧以及那些可以出租的民居,在這個天氣漸暖的三月裡,全都人滿為患。

各個茶肆、酒樓、飯館以及煙花柳巷之中,到處都是那些一邊推杯換盞一邊議論著春闈話題的人們。

而身在紫禁城內的崇禎皇帝,在接到李邦華等人的奏報之後沒過幾天,就接到了西安守備太監高時明和錦衣衛西鎮撫司鎮撫使胡一魁的密摺。

之前李邦華在奏報之中所不敢確定的訊息,比如韓愈昌、韓承恩兄弟變節投賊,守將李弘嗣、李振聲等人死難,以及張獻忠大西營入城之後大肆屠城等情形,都被錦衣衛西鎮撫司稍後的密摺給一一證實了。

崇禎四年三月二十一日夜裡,崇禎皇帝在乾清宮西暖閣自己的下榻之所內,認真地翻看著錦衣衛西鎮撫司的密摺。

對於第二天就要開始入場的崇禎四年的春闈,崇禎皇帝並不怎麼太關心。

有了禮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徐光啟在主持,還有其他幾個副主考以及朝廷上下無數雙眼睛在盯著,他也並不擔心會出現過去常常出現的科舉舞弊案。

原本他還想著在開考前的頭一天裡,親自到京師城內的貢院去走一遭,顯示一下當今皇帝對於科舉取士的重視。

不過來自錦衣衛西鎮撫司的密摺,卻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提不起那個興致來了。

崇禎皇帝的心裡十分清楚,西寧城的陷落,有很大的責任在朝廷這邊,說白了就是在他自己。

“唉……!”

坐在一張乾清宮西暖閣窗下一張明式圈椅上的崇禎皇帝,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然後合上手中的密摺,對著侍立在閣中的乾清宮兼內務府總管太監王承恩說道:

“王承恩啊!朕對不住西寧城中,那些堅守城池長達十六個月的軍民百姓啊!對不住誓死守城全家被殺的西寧李氏啊!

“朕之前倒是沒有想到過,僻居西寧之李氏對我大明朝會是如此的忠誠!以往歷代之所謂忠孝節烈者,大抵也不過如此而已矣!

“朕往日常因那些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犯下的惡行,而去揣測天下儒林士子之心,去揣測那些將門世家之志,如今看來,倒是頗多偏差了!

“類似西寧李氏這等忠孝節烈之百年世家,看來還是大有人在啊!是朕想差了!”

自從來到這個時代也即這個大明朝之後,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就對所有那些自己在後世未曾聽聞過其事蹟的人物充滿了懷疑,向來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所有的人心。

這些事情,他雖然未曾訴諸於口,不曾說出來過,不過在現實中,他卻是實實在在照著心中所想去做的。

所以,他在很多時候所做出的決定,總是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皇帝生性多疑兼且刻薄而寡恩。

這與原本歷史上的崇禎皇帝相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少不同的地方,更準確地說,叫作形似而實不同。

這一世,王承恩作為崇禎皇帝身邊最信重的太監之一,對於眼前這個皇帝陛下的性子自然深有體會。

在他看來,眼前的皇帝陛下,不管是遇上了什麼事情,都喜歡把人往最壞處料想。

要麼懷疑他們有沒有不可告人的居心,要麼懷疑他們私下的品德,甚至懷疑他們在皇帝面前和朝廷之上表現出來的一切言行。

崇禎皇帝的這個性格這個做派,到底好不好,到底對不對,王承恩當然不敢議論。

不過,作為內務府的總管太監,他卻十分清楚,現在的紫禁城內,已經沒有那個太監,敢於自恃自己是潛邸出身,或者自恃皇帝對其超常的恩遇,而在宮中或者宮外囂張跋扈、恣意妄為了。

身在乾清宮總管太監的任上,特別是如今身兼內務府總管太監的重任,如今的王承恩反倒是覺得,把人往壞處料想,卻未嘗不是一個好的習慣。

對於平常的百姓而言,這樣做,固然顯得疑神疑鬼討人嫌討人厭,但是對於身居上位者來說,這樣做,卻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犯下輕信人心的大錯。

“陛下不必自責!自古以來,聖人們都說是道心微微、人心惟危!這世間事,最難測者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