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九二章 形勢大好,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次,崇禎皇帝的旨意,在盧象升取得神南峪大捷五天以後,終於被錦衣衛北鎮撫司千戶吳國安親自帶隊,給送到了石口李邦華的手中。
在其中,崇禎皇帝對於李邦華接納劉國能的投降,採取了追認同意的態度,但是也給他規定了一條,那就是下不為例。
下不為例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隻此一次,除了劉國能這個賊頭以外,其他的賊頭不能再招降或者讓他們活著了。
李邦華在接到了皇帝的旨意之後,很快就召回了盧象升等人,一邊向他們傳達了皇帝對石門關之戰有功將士的封賞,一邊也向幾人傳達了皇帝下不為例的旨意。
如今在李邦華這邊的軍中,除了劉國能所部之外,有名有號有營頭的流賊頭目,就只有“八金剛”張存孟一個。
既然皇帝旨意不準收降赦免,那麼等待這個“八金剛”張存孟的,也就只能是死路一條了。
李邦華還把當眾處決“八金剛”張存孟的任務,交給了崇禎皇帝聖旨之中欽命的金州遊擊劉國能來執行。
自從神南峪陷落之後,寧鄉縣和廣武莊方向的訊息,沒過幾天就傳到了李邦華和盧象升這裡。
劉國能自然也多少知道了“大梁王”王左掛、“紫金梁”王自用以及“整世王”吳延貴的下場。
在經歷過了王嘉胤和王二兩個人的慘死之後,劉國能對王左掛、王自用、吳延貴等等這些大賊頭的死訊,已經並不感到多麼的驚訝和意外了。
此時此刻,他的心中有的是慶幸。
特別是,在他得知當今皇帝陛下在聖旨中只允許軍機大臣李邦華接受他劉國能的投降,而且只此一次,下不為例,其他賊頭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了的時候,更是慶幸自己的眼明手快識時務了。
至於張立位和王國忠兩人,李邦華不擔心皇帝會不赦免他們,畢竟他們立下的功勞是絕對有分量的。
若不是他們兩個合謀殺掉了王嘉胤和王二,並且把神南峪內搞得一片大亂,官軍想要攻入神南峪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即使有大批的崇禎一式後裝滑膛子母炮可以使用,想要攻佔神南峪恐怕也不是十天半個月能夠拿下來的,而且恐怕非得死傷個幾千人不可。
與此同時,對於洪承疇在寧鄉、離石和柳林堡等地大規模殺降殺俘的傳聞,李邦華在聽說了各種酷烈情形之後,心中本來是非常不滿意的。
幸虧崇禎皇帝的這道旨意來得及時,要不然李邦華彈劾他的奏摺恐怕就已經上路了。
當然,洪承疇的所作所為事前雖然沒有報告到李邦華這裡,但是事後還是報過來了,只不過涉及到殺降殺俘的細節,都是一筆帶過,不管是寧鄉的坑殺、柳林堡的處決,以及永寧州城外的活埋,他在派人送給李邦華的報捷文書裡,只有一句類似的話:
“寧鄉賊首王左掛以下降,聞石樓危,事急,盡殺之。”
“賊首王自用率眾降,其麾下頭目跋扈難制,慮其降而復叛,盡殺之。”
洪承疇在軍報之中說的非常簡單,但是架不住各種關於他如何坑殺活埋賊軍俘虜的流言快速傳播。
也因此,當身在軍前的山西按察使張宗衡對洪承疇的做法大感不滿的同時,就連李邦華和盧象升兩人,對洪承疇的所作所為也非常的不以為然。
這些進士出身的文官,雖然身處剿賊的一線,卻依然有著一種“流賊也是陛下赤子”的情懷,認為流賊不過是誤入歧途的百姓罷了。
此時驟聞陝西巡撫洪承疇這樣進士出身的文官,居然視這些誤入歧途的百姓為仇讎,為這些人的人命為草芥,當然是十分不爽,不能忍受。
不過崇禎帝皇的旨意一到,兩人也都不能再多說什麼了。
因為洪承疇的做法與皇帝聖旨背後的意思是暗合的,而且洪承疇本人也是擁有密摺奏事之權的,誰又能保證洪承疇這種殘酷手段不是皇帝的意思呢?
當然,李邦華收到洪承疇的軍報之後,在將其原文照轉給遠在京師的軍機處的同時,也把山西按察使張宗衡彈劾洪承疇殺降殺俘多達三萬之眾的彈章,一起著人原封不動地轉呈給了京師的通政司。
但是不管怎麼說,洪承疇率軍先滅了賊首“大梁王”王左掛所部人馬兩萬,又滅了賊首“紫金梁”王自用麾下人馬兩萬,同時俘殺賊軍有名有號有營頭的賊軍頭領十幾個,這份功勞是誰也掩蓋不了的。
何況洪承疇還讓人將王左掛、王自用、吳延貴等人的頭顱,一共十一顆,裝在了一個大酒甕之中,經過寧鄉,一路運送到了神南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