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三零章 依山傍海,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登州港到旅順口之間,只有一道狹窄的渤海海峽。

按照後世的演算法,兩地只有七十多海里而已,摺合成裡數的話,也不過是二百多里罷了。

即使在明朝的時候,乘坐海船若是乘風而行,也只需要兩三時辰,就能從登州港抵達旅順口了。

這一次就是這樣,早上吃完飯,李信在登萊總兵管張可大的陪同之下,登上了前來迎接他的旅順口水師戰船,然後乘風使帆,一路順風順水,不到三個時辰,就抵達了旅順口內的城山堡水師營。

由於登萊水師的主力,此時已經傾巢而出,運送盧象升所部從山西戰場上俘虜的賊軍俘虜們,前往瀛洲島去了。

所以,李信從河南帶來的鎮守府兵員也好,以及需要安置的流民父老也好,加在一起,總計一萬兩千餘人,就只能依靠鎮守旅順口的李惟鸞部水師營往來運送了。

而李惟鸞所部水師營不過是登萊鎮的一支偏師,水陸兩軍共計三千來人,所有大小戰船加一起不過二十餘條而已。

而且其中小船居多,大船就兩條,平均下來,每條戰船擠滿了人,也不過只能盛下百十人而已。

登州距離旅順雖然不遠,但是乘船一天之內,也只能往返一趟,而往返一趟,最多也只能運送兩千人左右。

為了確保安全,這第一趟,李信就只帶了劉國能麾下的一千五百人渡海北上。

旅順口的山海形勢自然不用多說,算得上是遼東半島形勢最為險要,也是最為易守難攻之地了。

別說這個時代的建虜根本沒有水師,就算是他們有水師,想要攻佔築城固守的旅順口,那也是難如登天。

將近三百年以後的那場日俄戰爭,日本海軍陸軍對堅守旅順口的俄國人,聯合發起了一次又一次屍山血海攻勢,出動陸軍十三萬人,最後傷亡六萬多人,才最終迫使旅順口內的俄軍投降。

而據守旅順口的俄軍之所以最後出降,還不是因為堅守旅順的俄軍死傷太多,而是因為被日軍圍困了將近一年,已經彈盡糧絕。

特別是從歐洲遠道而來的俄國艦隊和援軍,還沒有接近旅順口,就被日本艦隊打了個全軍覆沒。

如果當時俄國人誓死不降,日本人想要最後拿下旅順口,還不知道需要再花上多長的時間,再死傷個幾萬人呢!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之所以看上旅順口這個位置,想把它經營成一個屹立在遼東半島南端的明軍要塞,就是因為他在前世去過旅順口,知道日俄戰爭時期旅順攻防戰的慘烈歷史。

整個旅順的地形,就像是一個面南背北的大螃蟹,東雞冠山和西雞冠山則像是這個螃蟹的兩支有力的大鉗子,一左一右地,將旅順口內的旅順港和城山堡水師營等明軍堡壘、官署、營地,護在海灣裡面,只留下一條狹窄的水道,可以讓大小海船通行。

除了東西雞冠山之外,旅順口外圍的北面、西面和南面,還環形分佈著黃金山、白玉山、城山、二龍山、老鐵山等大大小小無數座山嶺山頭,將旅順口內寬闊的海灣和海灣周邊相對平坦的陸地,完全給圍了起來。

所有這一切,都讓旅順不僅成為了一個地勢優越的天然良港,而且讓它成為了一個易攻難守的天然要塞。

當然了,將近三百年後的俄國人,之所以能夠讓日本人在這裡死傷六七萬,憑藉的並不單純只是地形地勢上的險要險峻。

更重要的是,俄國人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在這裡依山傍海修建起來的大量要塞和炮臺。

所以李信在旅順口登陸之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帶著劉國能和李惟鸞,在登萊總兵張可大的陪同下,再一次實地勘察旅順口周邊的地形地勢。

在心裡計算哪裡可以修築望臺設哨,哪裡可以修築墩堡駐兵,哪裡可以修築炮臺安放紅夷大炮。

好在從金州到旅順口不足百里的山嶺地帶上,遺留有大量的明軍堡壘,並不是一片空白。

當年明軍大將沈有容駐節遼東半島的時候,為了抗擊建州女真人的不斷南犯,同樣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金州以南,直到旅順口的許多險要地方,都大量地修建了墩堡和炮臺。

要不是當年老將沈有容在登萊巡撫袁可立的支援下,堅持這樣做的話,那麼在當時遼東全面淪潰敗的大背景下,遼東半島從北到南早就全部丟掉了,哪裡還能夠堅持到現在?!

歷史上,崇禎六年七月,東江鎮最後一任總兵官黃龍戰死在了旅順口之後,旅順口這個戰略要地才被滿清大軍最終佔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之大院來了個大美人

眉夭夭

我在後宮當社交悍匪

逐逐逐月

放下教鞭執什麼鞭

不詳

老子三分魅,演到你流淚

我孟浪了

表妹不聽話

一捧月

我真的不想穿越呀

胸中懸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