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2章 天地蒼茫,何謂陌上桑?,孺子春秋,天成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鞅聽到王詡如此說眼中的殺機淡了些,心底有股別種滋味,史墨當初說王詡是帥將之才堪比魏氏魏舒希望我能重用,董安於也說王詡這個年輕人是個人才,只是可惜了,聽他的語氣果如董安於所言他是不會為一家而效力的!
趙鞅正在回憶與感嘆的時候,這時又聽的王詡沉聲道:“此戰我晉國有三個勢,這三個勢就如同三隻猛虎,用之必打的齊國三十年抬不起頭來。”
“第一個勢,名:齊國乘著楚國國喪期間起兵南下攻楚,這件事天下人心都是反對的,我晉國作為天下的執牛耳之國,順之則得天下人心,視而不見則會喪失天下之心,大佐是智慧之人先日力主與齊開戰,想必定是看出了此點。”
“第二勢,力:此次晉國伐齊擁有盟友之力,齊軍主力正在南方被楚吳秦等國聯合圍剿,齊國內部現在的還剩下的兵力定然是緊急南下救主而不是北上,此為我晉得力。”
“第三勢,氣:齊軍出兵伐楚本來就是內部意見不一,特別是一些中下層將,此未出兵就落出兵之氣;二,齊軍南方連戰多日水土不服傷亡慘重,兵士士氣低落加上離家日久思家厭戰情緒高漲,此其齊軍二失其氣;三,齊軍兩線作戰,顧前顧不的後,朝堂又只有杜扃這個虛有其表的人坐鎮,此三失其氣”
“再看我軍雖遇小敗但氣勢卻正高漲,況且我們已經打到了歷下,再往東那就是一片平原之地,只要我們快馬加鞭,只需六天,哦,不,四天就可以拿下臨淄,到那時整個天下能與我們匹敵者只有秦楚二國而已,屆時大佐不僅揚名天下更是可以報了我晉國那年的大河之辱,以大佐閣下之英明此時退兵,詡認為實為不智。”
王詡的聲音鏗鏘而有力。
趙鞅內心中被王詡說服了,的確要真是拿下臨淄,自己一則可以報當年父親之仇,二可以揚名天下,三則三則晉國?
趙鞅看著意氣風發的王詡突然好羨慕王詡可以這樣不顧一切為了晉國,可是自己呢,畢竟是趙氏的家主,晉國的利益和趙氏比起來算的了什麼呢?
父親(趙武)臨死前曾說:“鞅兒,你知道嗎?當年你祖父一家被屠滅,要不是老程嬰忠貞把你父我和他的襁褓中的親生兒子調換,又哪裡有現在我趙氏的一族呢?”
“所以鞅兒你要死死記住,哦,不,我趙氏往後的歷代家主都要死死記住:國算個屁,家才是王!”
趙鞅想起父親死前對自己說的一幕幕,他閉上了眼睛,父親說的對,國算個屁,沒有趙氏,國仍然是國,可是沒有趙氏,又哪裡來的我等呢?
所以家才是王!
再說新來的齊國鎮北將孫武可是曾經在一十八路伐楚和剿滅中山之戰中立下天大功勳的人物,他的軍事才華,自己心裡清楚,十個自己也抵不過,況且我若是回去晚了公族之地被他們瓜分完畢,到那時就算立下伐齊天大功勞與名聲又能怎樣,無非是一些財貨和爵位罷了。
難道晉國還能為了我,為了趙氏能把已經被其他五卿瓜分完的土地重新分給我,分給趙氏嗎?
想起範氏中行氏的貪婪,想到智氏的狡詐,想到魏氏那龐大而強悍的軍士步卒,想到韓氏老韓起那揣著明白裝糊塗,趙鞅猛的炸開了眼睛:“王軍佐,本將既然下過了命令,就絕不會收回”。
言罷趙鞅甩袖離去。
王詡見聞渾身一顫,他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家國天下,家國天下,在這些卿大夫面前,家永遠擺在國之前,在乎國的只有我這樣的庶民,我這樣的賤民!
王詡眼淚從眼眶中流出,他哆嗦著年輕的身體,一步一步往外走著,天下雪了。
晉軍死命的往回撤,孫武帶著鎮北軍卻死命的跟咬堵截,這讓趙鞅頭疼不已。
這已經是半個月了,自家軍隊連退到大河邊上都沒有退到,而且因孫武偷襲堵截而傷亡的自家兵士已近五千人,趙鞅一想到此處就氣的在大營的帳內指著一干將佐咆哮不已。
罵的累了,趙鞅方才一屁股坐在主帥位上:“說,你們有什麼好辦法,讓這個卑鄙該死的孫武停止追擊我軍?”
眾將佐相視一眼皆是低下頭不敢做聲,不是他們沒有主意,而是他們已經出了不少的方略,可是那些方略要嘛被孫武看透人家不上套,要嘛是孫武看透後給自己來了個將計就計,結果自己又是損失慘重。
趙鞅見眾將佐皆不言,剛消下去的火又上來了:“你們這些白痴無用的東西,本將要你們有什麼用?”
眾將佐雖被趙鞅大罵,卻不敢反言頂撞,的確是自己沒用才導致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