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4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中),孺子春秋,天成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代國位於中山國北部,是個不小的國家,中山國非常覬覦此國,只是奈何代國和晉國的趙氏最近幾年走的近,而且據說趙氏的嫡女還嫁給了代君,這讓中山國有些無從下口。
不過這下好了,有齊國支援,中山國滅代便不再有後顧之憂。
赤章曼枝把訊息傳回中山國後,中山國朝堂一片沸騰歡呼,姬慕華髮動全國動員令,準備進軍武陽。
中山國這邊如何轟轟烈烈不說,但說呂荼那邊。
呂荼和燕孝公姬桓根據對方使節商定的碰面日期到了。二人在易水河邊,遙遙相互,高喊。
姬桓知道打不過齊國,說自己願意割讓易水以南的土地給齊國,祈求齊國原諒燕國朝堂上昏庸大夫的罪過。
聽到姬桓推諉責任,割地求和,呂荼當然不願意,自己興師動眾來燕國怎麼可能只是為了易水以南的那些許土地而來的,他不僅要滅掉燕國,還要一掃北疆,把所謂的無終國還有孤竹國餘孽一起滅了。
無終國曆史記載是公元前470年左右被趙氏趙無恤所滅,後來趙氏和燕國相爭,此地最終劃為燕國。
孤竹國則是很早之前就已經被周天子除名的國家,只是燕國滅掉孤竹國並沒有把這個國家的餘孽掃光,所以孤竹流亡政權一直存在著,他們在北方與胡人一起建立了自己的流亡國家。
而這也是呂荼為何當初令臣下們送使節文書告訴通知諸侯國會盟黃池有孤竹國的原因。
不過眼下滅燕在即,那些國家參不參加黃池會盟倒是已經不重要了。
燕孝公姬桓見呂荼決心滅燕,知道事情已經沒了轉機,是氣的是破口大罵,當然他的大罵不是罵呂荼爹孃祖宗,而是說呂荼滅燕國的逆心其實在秦國砍甘棠樹就已經萌生了。
因為甘棠樹是召公所栽,而召公的封國就是燕國。
還說呂荼要亡了周天下之心已經昭然若揭,他見打算滅掉周公的封國魯國不成,於是把怒火發到召公的封國頭上。
姬桓之所以不罵爹罵娘罵祖宗那是因為姬桓和呂荼是表兄弟關係,一個不小心就會罵到自己祖宗身上。所以他只能拿呂荼的陰謀奸詐毒辣說事。
呂荼聽到姬桓的牽強附會,徹底無語,不過他也沒有狡辯,他當初是沒有這個心思,可是因緣際會,他的確是在秦國遊歷時砍了召公的甘棠樹,最近還和周公的封國魯國幹了一架,最後又帶兵北上去滅燕。
各種巧合吧,最後真成了姬桓所言:滅燕,呂荼早有預謀,滅周,呂荼的三大步,第一步就是滅召公之燕。
呂荼看著唾沫橫飛的姬桓,心中對這個大表弟那超乎尋常的想象力感到無比的佩服。
姬桓似乎罵累了,呂荼從兵車上拿出一牛皮袋熱乎乎的羊奶,扔給了他:“表弟,渴了吧,來歇歇,等會再繼續罵”。
姬桓聞言撲騰一聲栽倒。
燕孝公姬桓和呂荼是表兄弟關係,講呂荼身世的幾章有提過,這裡不再細講。
姬桓看著呂荼,久久沉默,突然他跪倒在兵車上,對著呂荼嚎啕道:“表兄,饒過燕國這一次吧”。
言罷砰砰的在兵車上對著呂荼磕起頭來。
此時易水畔這個枯澀河灣,周圍沒有一個人,只有這對錶兄弟,一個涕泗橫流大哭祈求,一個冷漠熟若無睹。
“姬桓,當初你的父祖乘著齊國田豹作亂時,為何沒有想到齊國是你們的姻親之國?”
……
“姬桓,當初寡人歸國時,你的父祖乘著齊國大亂欲要兵臨齊國時,怎麼沒有想到寡人是你的表兄?”
“姬桓,當你殺齊國的商人時,你怎麼沒有想到寡人是你的表兄?”
……
“姬桓啊,你我都不是傻子,你我雖然是表兄弟,但是也是仇人,是恨不得對方去死的仇人,你燕國昌盛了,我齊國要遭殃,我齊國昌盛了,你燕國遭殃”
“你是一國之君,寡人想,你和寡人一樣懂這一點,不是嗎?”
呂荼長久之後,看著那個哭的狼狽的姬桓,怒指喝著。
在這個怒殺自私自利的春秋末年時代,何來的血緣親情?外甥殺舅,舅殺外甥,表兄弟互殘,親兄弟互殘,父子互殘…..比比皆是。
呂荼恨這個時代國君,因為這個時代的國君看似是靠血緣維持社會運轉,可是事實上血緣從不是,宗法也從不是。只是自私自利的權威謀取。
而這也是呂荼為何打心底裡喜歡儒家學說的原因,因為他告訴了人,告訴了國君,人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