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8章 十四萬人為呂荼卸甲(下),孺子春秋,天成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吧?

呂荼看著地上的劍,又看了看跪倒在地,低下頭顱的老將華周,他撿起了華周的劍,眼睛上下仔細打量著它,十幾個呼吸時間過後,呂荼突然躬身把劍雙手呈奉在華周的面前:“老將軍的劍是把好劍,它沒有鈍,也沒有出現鏽跡”

“它以前是屬於先君的,但從今日起它是屬於寡人的。”

呂荼的話雖然委婉但眾人卻是聽的明白:何為鈍,那是說華周作為一名將軍,作為一名統帥他是合格的;何為鏽跡,那是說雖然他從了逆,但他是被脅迫的,他忠君為國之心沒有變。

至於以前屬於先君,今日起屬於寡人,那是說呂荼要赦免華周的罪行,讓他從今日起效忠他呂荼。

呂荼的話不僅讓他身後的一眾心腹們震驚更是讓華周和他身後的丟下武器的六千將士激動的渾身顫抖,要知道在這個時代任何從逆者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他們輕則被貶罰為奴隸,重則殺頭滅族,更何況華周還涉及到了這樣慘絕人寰的宮廷政變。

而呂荼這樣做,可不是頭腦發熱,或者可憐華周,他有自己的深層考慮。

一方面,他自己清楚華周的為人:這個人是可以為齊國為君上去死的男人,可是他這個君上是指現在坐在齊國國君位子上的國君,顯然自己的那個幼侄才是現在坐在那個位置上的“君”,所以他要效忠。

另一方面,自己從伍子胥呂青等人的耳中也聽到了華周的過往事,知道他是在完全腦門發懵的情況下不知為何就成了陳恆的幫兇,而且在此戰之所以能那麼輕鬆的拿下,和他華周故意的不作為有關,試想若是雙方見面就直接開戰,還會有後來的呂荼在十五萬大軍面前輕鬆演講嗎,顯然沒有。

沒有演講,又哪裡來的十四萬軍士卸甲?

而且,從陰謀論上講,華周作為一名久戰的將軍,難道他就沒有發現一絲的陷阱氣息嗎?

為什麼知道呂荼在設計他,他還要帶著大軍上當?

難道華周傻嗎?

還有他明知道呂荼的演講定然會導致軍心渙散,可是他最終還是強壓住陳恆心腹們一次次叫嚷發動進攻,這裡面何嘗沒有問題?

而此對於呂荼而言正是天大的好事,對於齊國而言更是天大的幸事,因為它避免了一場巨大的傷亡,儲存了齊國的元氣。

從這一點講,就算華周直接參與了殺他父親的行動,他呂荼都沒有底氣去殺他,更何況華周沒有參加。

華周是一名純粹的將軍。

什麼是純粹的將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升維

囈夢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