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二章 鑑定和交流會?我們不參加!,大國工業,華東之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首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首都有著各種輕重工業,有冒著大煙囪的首都鋼鐵廠,有生產汽車的首都汽車廠,同時也是半導體產業的搖籃。
1956年,首都研製成第一支電晶體,到了 1958年,首都建立了第一個半導體元件的生產廠: 109廠,109廠的輝煌從此開始。
1964年,全面轉產矽元件, 1966年,和魔都光學儀器廠合作,研製成功國內第一臺 65型接觸式光刻機, 1978年,首顆 1kdra被生產出來,和美國、島國相比晚了四五年,但是比南泡菜國和灣灣要早四五年。
技術人員再接再厲,不斷地提升容量, 1978是 4k, 1981年是 16k,雖然是在兄弟單位研製的,但是生產都是在 109廠,到了 1986年, 109廠和東方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大規模積體電路合併,成立了東方科學院微電子中心,不過實際上還是獨立運營的,大傢伙聊起來,還是喜歡直接稱 109廠。
109廠開始在東城區大取燈衚衕 3號,在 61年的時候搬遷到了德勝門外祁家豁子 2號樓,當時這裡還是大片大片的田野,廠裡的職工在工作的間隙,還會到田野裡勞動。
不過現在,這裡已經看不到一片農田,全部都是建築,有的還是最近幾年建設起來的,鱗次櫛比的樓房讓人感受到了祖國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 109廠二十多年沒有變樣,也讓人感覺到了落後。
會議室。
“可惜,如果不是巴統的限制,我們完全可以從尼康採購到世界一流的光刻機,讓我們 109廠繼續成為國內電子產業的領頭羊。”
“是啊,國門已經開啟十幾年了,我們國內很多行業都透過引進國外先進的裝置,實現了產業的升級,尤其是汽車工業,一下子就和國際接軌了,只有咱們電子產業還是落後的。”
“聽說,首鋼那邊已經在和島國的 nec公司談判了,希望引進 nec的裝置和技術,按照他們的工藝生產先進的晶片。我們……”
“首鋼有錢,我們可沒有那麼多資金,引進是需要耗費大筆資金的,動輒就需要幾億美元的投入,計算所那邊的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專案都給砍掉了,還不是因為沒錢。”
今天是星期一,例行開會的時候,大傢伙又再次感慨起來自己的落後,想要趕緊追趕,但是卻沒有任何辦法。
此時,聽到大傢伙的議論,領導馬文傑也是無奈地嘆了口氣,是啊,經濟要發展,科技投入要壓縮, 109廠想要更新裝置,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聲音響起。
“徐教授那邊不是研製出來了先進的光刻機嗎?如果國外的買不到,我們用自己的光刻機可以嗎?”
“不行,咱們自己研製的太落後了,怎麼能和進口的相比,徐教授的光刻機是造出來了,但是,國內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買他造的光刻機。”
“小潘,你這說的不對,徐教授他們整個團隊,都被太平洋集團給買過去了,目前在高科技研發基地工作,就是原來首都摩托車廠的地方,聽說……”
“聽說什麼?太平洋集團不過就是個民企,還能有什麼高科技?”小潘不屑地說道:“他們不過只是有錢而已,那八萬噸的模鍛壓機,是靠錢堆出來的。而且,科技的圖騰早就不是幾萬噸的液壓機和飛濺的鋼花了,而是小小的晶片!這方面,咱們差得太遠了,只有引進世界先進技術,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咣!
就在這個時候,門被推開了,一名技術人員急匆匆地跑進來:“對不起,我來遲了。”
“小趙,你平時不是挺積極的嘛,今天怎麼開會遲到了?”
“我在來的時候,聽到了一個訊息,為了驗證這個訊息的真偽,我就親自跑了一趟,所以就遲了。”
“什麼訊息?”
小趙咕嘟咕嘟地喝了一大口水,這才繼續開口:“島國尼康公司,決定從太平洋集團採購光刻機。”
“這不可能!”小潘當下就驚撥出聲:“這怎麼可能?尼康公司是世界上最強的光刻機研發公司,他們生產的光刻機佔據全球半數以上的份額,怎麼可能來我們這裡採購光刻機?哦,我知道了,他們一定是產能不夠,所以從太平洋集團買幾臺低階的光刻機,彌補一下產能不足而已,這太平洋集團的光刻機,一定是走量的,最多就是幾萬美元一臺。”
“小潘,你別打斷小趙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