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五十七章 說是買飛機,怎麼來了造船廠,大國工業,華東之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道:“不過,不管在什麼時候,發展技術都是第一位的,我們的老領導就在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咦?”
秦鋒突然咦了一聲。
“怎麼了?”
“沒什麼,這艘航母……建造進度挺高的啊!”
美國佬造航母,用的是塔式造船法,也就是從船臺上開始鋪設龍骨算起來,一鋪就是整條船都鋪好,然後,一層層地向上焊接船體,逐漸形成整個航母。
這是祖傳手藝,到現在,已經落後了。
西方廣泛使用分段造船法,比如說英國佬造航母,直接分了六個巨型分段,交給不同的造船廠建造,就像是拿刀切長條麵包,切成幾段一樣,把航母割成一段段的,然後運到一起,對接,焊起來就好了,建造進度很快。
美國佬曾經嘗試過,用分段建造的方式搞了一艘核潛艇,然後發現,前後誤差太大,對接不上!於是只能作罷!
分段建造,最大的問題就是誤差,不能控制誤差,那造出來的船隻也會變成廢鐵。
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用的也是這種分段建造的方式。
當年,尼古拉耶夫造船廠被列為航母造船廠之後,馬卡羅夫就提出了這種方式:船臺上建造一艘,船臺旁邊焊接下一艘的分段,這樣,當上一艘離開船臺之後,下一艘的分段就能吊過來,從而大大地加快建造速度!
為此,他們特意從西歐購買了兩臺龍門吊,起吊能力九百噸,兩臺一起,就能同時吊起來1800噸的分段,也不算小了!
“是的。”馬卡羅夫開口:“在蘇聯時代,我們保持著均衡的建造進度,每三年有一艘新艦上船臺,每三年有一艘完工的新艦下水,這艘訂單107是在88年上船臺的,當時在旁邊已經建造好了一些分段,吊進去就開始組裝,如果不是蘇聯解體,再有幾個月,這艘軍艦也能下水了。”
88年上船臺,按說91年就該下水了,這艘核動力航母的建造時間長一點,但是也不會太拖沓。
所以,現在秦鋒看到的是什麼?
艦首分段、艦尾分段等等,都已經組裝起來了,只有艦體中部還差了一些分段,所以現在,這艘軍艦看上去兩邊高,中間低,就像是一個啞鈴。
飛行甲板沒有焊接,艦首還是平的,艦島就更是沒有安裝。
所謂的建造進度百分之三十,應該不是艦體的進度,而是整體的建造進度!
畢竟,如果不是蘇聯解體,這艘軍艦很快就得下水,騰出船臺來給訂單108啊,這種核動力航母,老毛子可是直接下了兩艘的訂單!
停工幾個月,船體表面有一些鏽跡,不過這無所謂,只要擦一下,裡面就是錚亮,老毛子的航母鋼材可是非常牛的!
此時,冷風在呼呼地吹,空氣中傳來嗚嗚的聲音,就彷彿是這艘船在嗚咽一樣,它不想被拆掉,它想要迎來自己的新生!
“不錯,不錯。”秦鋒說道:“這麼好的一艘船,要是拆成廢鐵,那就可惜了啊!”
“是啊,是可惜了,不過,也沒有其他用途……”
“怎麼沒有?”對這種暴殄天物的行為,秦鋒很是不滿。
“請問秦總,這船除了當航母,還能做什麼?”馬卡羅夫開口:“如果是航母的話,那根本就不可能有買家的。”
航母這東西,不是一般國家能承受的,就像是給普通人一輛納智捷,家裡沒加油站的根本就開不起啊!
航母不僅僅是採購,還有維護,還有運營,開出去,每個小時都要花幾萬塊,全球有幾個國家能承受?
五萬噸以上的航母,除了美國,也好像沒第二個國家了!問題是,美國可以自己造,根本就沒必要來這裡買航母啊。
所以……
好像沒客戶需要啊。
“你們真的看不出來?”
眾人搖頭。
“散貨船啊!”秦鋒說道:“現在這樣就正好,只要把船體兩側的鋼板加上,頂部的蓋子也不用封,直接就能變成一條散貨船,對了,發動機得裝上,這之前是四軸四槳,現在只要裝一臺發動機,一個方向舵就行,這樣最省錢。”
散貨船!
全世界有各種各樣的船舶,常見的有油輪,挺著肥碩的大肚子,運輸各種原油。
還有集裝箱貨船,上面堆得滿滿當當,全部都是集裝箱。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運輸散裝貨物的,常見的有煤炭、礦石等等,全世界,有大量的散貨船在奔波,運輸各種工業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