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小妹,詩意的情感,紀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妹張寶同2016.3.17
小妹從小就生得清明靈秀,十分地聰明,而且口齒伶俐,能說會道。記得還在她六七歲的時候,有人欺負我大妹,她就過去找人說理,竟然把比她大七八歲的女孩給說哭了。
我們家屬區住的是平房,房前屋後的一些事很容易惹出矛盾。我媽性子很倔,聽不得別人說怪話,所以,好心好待了幾十年的關係,有時因為一兩句話或是一件小事,就能馬上跟人家翻臉結仇。雖然我弟在家,可是,他那脾氣更倔,就不跟你講理,上去就動手,拼命。所以,遇到這種事情,都是小妹出面,跟人家說理謙讓,也就把矛盾化解了。
所以,我一直非常喜歡小妹,覺得我家這多孩子,沒出一個多有出息的人,將來也只能靠小妹出人頭地了。可是,我們家屬區和子校的學習風氣不濃,小妹初中一畢業就去了工程處。這讓我感到很失望。
我家屬於鐵路工程單位,家分散在各地,兄弟姐妹們一般都是過年時才能聚在一起。許多年來,大家每年回不回家,要求得也不是很嚴。自從父親去世後,只剩我媽一人常年在家,所以,這才要求大家每年過年都要回家。因為這是我媽一年之中最大的願望。
近些年來,每年回家,接觸久了,我對小妹就有了許多新的發現。小妹依然還是那樣靈巧秀美,能說會道,待人熱情,而且家庭責任感很強,能把全家人凝聚在一起。
小妹是家裡的老小,操得卻是老大的心。她擔心我媽年歲已高,一人在家,很不放心,就每天下午6點來鍾要給我媽打個電話。而且,一說就是半小時,所以,我媽在電話旁邊專門放著一把椅子,就是接電話用的。
在這方面,我就做得比較差,我一般都沒事不給家裡打電話,一是感覺沒有要緊的事說,再是,經常打著長途電話,話費算不少。所以,我都是過年過節給母親寄了錢,才打個電話。為此,母親說過我,說她不識字,不會打電話,要我過上一陣給她打個電話。所以,我才半月一月地給家裡打個電話。
小妹不但每天給家裡打電話,而且只要一有時間,就跑回來看望母親。去年夏天,單位有人開車從遵義到長沙辦事,小妹和妹夫就坐了十多個小時的車回到汨羅看望我媽,還帶了很多的東西。因為車要在第二天傍晚時返回,他們只在家裡呆了大半天時間,就離開了。這事讓我和家人都很感動。要是讓我,絕對不會為了只在家裡呆上半天的時間,要在狹窄的車裡來回地顛簸二三十個小時。
母親雙眼得白內障,連往熱水瓶裡灌水都看不見,年前,我和我哥送她到醫院,可是醫生讓她年後再做手術。可是,過了年,我要回西安,我姐也回了安徽。這時,小妹主動請了一個月的長假從遵義乘車到重慶,又從重慶乘飛機回來,帶我媽去做手術,而且白天黑夜守在母親身邊。為了讓大家放心,她還一個個地打電話把母親手術的情況告知給大家,好讓大家放心。母親做過手術,要每天不停地點眼藥,小妹就按時按點地給母親點眼藥。因為還要再給另一個眼做手術,小妹就又延長了請假時間,服侍著母親。原來,我們都擔心母親做手術時我們該咋辦,可是,小妹卻把我們的後顧之憂一下都解除了。
看著小妹對母親這樣地孝順,家屬區的一些老年人都很羨慕母親。有位孤寡的鄰居,兒子有千萬家產,也退了休,離家也不過幾十公里,卻很少回來看她。老人常年累月幾乎無人照管,所以,她不止一次地指小妹對我媽說,我要是有這麼個女兒該有多好!
我們家是特殊家庭,我父親在我們很小時就不在了。所以,哥哥姐姐和我姓張,弟妹們隨繼父姓邊。在特殊家庭裡,大家的性格多少有些生冷硬倔,有時還會出現張家邊家這樣的論調。但我小妹對我們每個人都很親,總是極力地在凝聚著我們這個家。她在單位給職工做飯,每月工資三千來元,妹夫工資也比她高不了多少。可是,家裡誰家孩子要買房,誰家有困難,朝她一借就是三四萬,七八萬,加起來少說也有十多萬。可她兒子大學畢業,已有了物件,要在重慶買房,少說也要七八十萬。她也在犯愁,可她從來就不提要別人還錢的事。
小妹每年過年都回來看望母親,但老不去妹夫家就覺得過意不去,所以,今年就沒回家,但她不但事先給母親寄了一千元錢,還做了八百元錢的香腸,買了五條玉溪煙快寄過來,分給我們大家。因為她嘴巴好能說,對大家都非常好,所以,兄弟姐妹之間出現了不和諧的事情,總是她先出面挑頭,批評這個,勸說那個。因為她說的話總是在理,大家也都願意聽。
過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