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章生命的本色,詩意的情感,紀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生命的本色張寶同2017.2.2
對於生命的意義司馬遷早有論述,“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但對於常人來說,生命似乎與泰山和鴻毛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很少人能有驚天動地的偉業,也很難出現身敗名裂的事端。而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更多地接近於尋常百姓,更關乎於我們自己生命的本身。
大年初四這天,一大早我就聽到哀樂聲在家屬區上空反覆迴盪。這是一位同學的岳母昨天夜裡去世了。從那邊傳來的悲慟哭聲撕心裂肺,讓人不由地心懷悲哀。老人家已過80歲了,前兩天還在麻將館裡打麻將,可是,昨天下午突然間就不行了。在我從西安回到汨羅老家的這一個星期裡,家屬區裡已經死去了兩位老人。在這個由志願軍戰士改編的鐵路工程處的家屬大院裡,幾乎每年都一些人離去。聽母親說去年的一天裡就一下死了三位老人。所以,家屬區裡的人常常會對生命有一種莫明與無奈的感觸。
生命很頑強,也很脆弱。頑強時遭遇九死一生而大難一死,脆弱時卻似殘燈餘火,不吹自滅。天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別說物是人非,就是太陽和月亮,甚至是地球也有消亡的這一天。春風春色不會因為留戀時光而停歇,而冬去冬回也不會因為喜悲哀樂而止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命因短暫而彌足珍貴,但生命抵達終點也並非不幸。
生命即是人存活於世的一個過程。他不但為自己而活,也是為他人而活。要不,人總是不願意離世,他不願意離世,實際上是不想離開親人和愛人。而一個人的離世也會讓許多人悲哀傷痛。因為在他的生命中有一種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和緊密相連的親情。這種親情過去和未來都在象羅盤一樣引導著我們生命的指向。
是的,我們為何而活,我們為什麼要活得精彩,活得有出息?除過想體現自身的生命價值,還想為家人和家族爭光添彩。讓家人和親人們為我們誇讚和自豪。
人生在世有兩種光彩,一種是青春的光彩,一種是生命的光彩。青春的光彩是人生的美麗春色,是鮮嫩的紅頰,清新的氣息,柔美的身段,矯健的步履和健康的體魄。可謂是青春少年樣樣紅,千嬌百媚花正俏,不論走到哪裡都閃耀著清新美麗的光環。
我們依戀和嚮往著美好的青春,可是,當我們青春年少,風華正茂時,卻常常沒有意識到青春的稍縱即逝和彌足珍貴。我們會在青春的風雨中傍惶猶豫,會在青春的寂寞中惆悵發呆。我們可能會把更多的時間消磨著去玩手機和打遊戲,而不是發奮圖強地凝聚著知識和力量。
生命的春色又是非常地短暫,十年寒窗,一日學成,再加之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之後,你會驚恐地發現青春已突然不在。儘管你用護膚膏或是去皺霜著意粉飾,也遮擋不住歲月的蒼桑。青春寶貴,可是越是寶貴的時光越是短暫。一旦失去便無處可尋。無論你是高官富豪,還是明星偉人;無論你有萬貫的家財,還是有天大的本事,對於青春的離去,都只能是望之興嘆,迴天無術。
如果你有錢有財有權有勢,也許可以娶個美妾或是換個嬌妻。但卻改變不了你自身的年輪,嬌妻美妾也許能讓你有年輕的感覺,卻無法改變你衰老的體魄和滿臉的皺紋。佔有青春和擁有青春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概念和兩種感覺。而且佔有者充其量也只能佔有別人的身子,卻佔有不了別人的心靈。而被佔有者的一點靈犀卻只會對年輕者才有感應。就如傳唱千年的陝北民歌那樣:年輕人只愛年輕人。如果一個年輕男人或女人愛上了一位老年人,那就一定是愛上了對方的錢財。
對許多人來說,青春的失去,則整個人生便沒了生氣。沒了勃勃生機,沒了豪邁銳氣,沒了前進的動力,沒了奮鬥的目標。只能是吃著老本,混著日子,等著退休,苟延殘喘,等待著了卻一生。有些人甚至把吸菸喝酒和吃喝玩樂當成了人生的目標。自以為吃香喝辣和打牌吸菸就是享福享樂,就是不虧待對自己。全然不顧生命的真實渴望和需求。如果一個人真地把生命的渴望和需求當成是吃好喝好,享福享樂,那麼他真是太輕視生命,太小看自己,把自己當成了一隻可憐的小寵物。
人生需要吃喝和享樂,但吃喝決不是生存的目的,而享樂也不是為了滿足私慾。從事一種高尚的事業,創新一項科研的技術,攀登一座艱難的高峰,甚至是去做一件慈善的工作。那種享樂才是生命為之欣喜為之歡呼的感覺。
講吃講喝,貪圖享樂,只能讓生命為之頹廢,為之墮落,從而失去生命的靈性與美感。沒了靈性與美感,生命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