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千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六章 歎為觀止,隋唐大魔王,話千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督凌敬帥人前來迎接。在迎接的隊伍中還有遷移過來的奚部落含珠等人。
倭國的佔領時間更長了一些,在這裡大家隨處都可以聽到有兒童再用漢語朗朗閱讀。他們的發音十分標準,幾乎分不出是中原人還是倭國人。
對於倭國人的教化改造一直是程知節重點關注的,他一來沒有問凌敬這裡的民生情況,而是讓他帶著直奔學堂,看看這些倭國人教化的如何。
等視察完畢之後,程知節很是讚揚了一遍凌敬,接著才開始詢問倭國人的民生收入。
瀛洲的百姓很多都已打漁為生,漁業也是瀛洲的第一大產業。就在近期他們意外的捕捉到了一條十幾丈長的大魚,說是要獻給偉大的皇帝陛下。
李世民一聽就來了興趣,他帶著眾人來到了海岸邊,果然發現這裡正躺著一條十幾丈長的大魚,人站在它的面前就像冬瓜面前放了一隻雞蛋。
李世民等人哪裡見過這種龐然大物,圍著轉了好幾圈讚歎不止。
程知節問凌敬:“這隻鯨魚你們是怎麼捕捉上來的?”凌敬偷偷一撇嘴道:“這傢伙力大無窮,就是我們海軍戰艦都不敢隨便靠近。那裡是這些漁民捉得住的。是這傢伙自己找死跑到了海灘上。”
程知節一聽哈哈大笑。等他們一直都看夠了,這才有人上來一點點的斬殺分解;分給在場的眾人。
李世民對程知節道:“五哥,你說這是什麼魚?怎麼能有這麼大?會不會是海龍?”
程知節道:“海洋這麼大,什麼珍惜的東西沒有?即便是海龍,這不也上岸來拜望你這位真龍。”
眾人一聽一齊大笑,李世民更是心情舒暢,笑聲直上雲天。
他們在瀛洲帶了一段時間,然後坐船經過琉球,最終在嶺南番禹著陸。在這裡李靖和張出塵早就在海邊列隊迎接。
“三哥,才幾日不見卻更加的精神了。”程知節和李靖一見面就開起了玩笑。
李靖哈哈笑道:“五弟這是無官一身輕,卻更加的心寬體胖了。”眾人一起哈哈大笑。
李世民看著港口停滿的商船,還有人不停的在裝卸貨物,不由感嘆道:“李將軍真是有變滄海為桑田的本事。以前的不毛之地,蠻夷之處;現在竟然如此繁華,連我的長安也是自愧不如。”
李靖連連擺手道:“慚愧,慚愧,這可不是我的功勞。這個地方是商船拉出來的繁華,我根本就沒有做什麼?估計換了任何一個人,只要用心都能做好。”
李世民不住點頭道:“李將軍這句話說得好!用心!很簡單的兩個字卻是一個人生的態度,用心不容易啊!”
李靖道:“陛下謬讚了。不過說到成績我卻要帶大家去看一個東西。”眾人一聽十分好奇,隨著他進了都督府。
他拿出三袋子稻米對大家道:“陛下,各位,這是我們今年的收的稻米,大家可以看看。”
眾人湊上前一看這些稻米品相一般,距離貢米的顆粒晶瑩飽滿相差很多。
李靖看到大家驚訝的樣子笑道:“各位看這些稻米並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可是你們可知道這是我今年三次的收成。我們這裡氣溫很高水稻可以一年三熟,經過我們的培育畝產達到三石,一年三熟,每年的畝產就是900石,大約一千斤。”
眾人一聽去給全都大驚失色,呼啦一下子圍了過來,像是在看什麼稀世珍寶。
李靖接著笑道:“用這種稻種我們逐漸在嶺南試驗過,雖然一年三熟很難,可是做到一年兩熟是綽綽有餘,在江都也能保證一年兩熟。而且江南地帶水利充沛。
只要咱們開發好了江南,到時候江南一熟,天下豐足;百姓就再不會餓肚子,也不會再有饑荒!”
李靖幾句話說的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眾人聽了無不驚駭;李世民更是退後一步,突然對李靖一躬身深施了一禮道:“將軍這是大功德!朕替天下蒼生,拜謝將軍!”
李靖趕緊閃身躲開,接著還禮道:“臣虧不擔當,這都是臣應該做的,臣不敢居功。”
李世民的等人又在嶺南呆了大半個月,重點對一年三熟的稻穀和來往的商船進行了考察,然後滿意的離開嶺南迴到了長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