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千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七章 徹底反目,隋唐大魔王,話千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的路程,建成便將所屬官員,全部留在北魏毛鴻賓遺留下來的堡柵中,自己只帶領十多個人騎馬前去進見父親,
李建成向父皇伏地叩頭,承認罪責,身體猛然用力,自己摔了出去,幾乎暈死過去。
李淵的怒氣仍然沒有消除,指著李建成破口大罵,差點下令奪了他的太子之位。
當天夜裡,高祖將他囚禁在帳篷裡,給他麥飯充飢,讓殿中監陳福看守著他,派遣司農卿宇文穎速去傳召楊文幹。
宇文穎也是李建成的人,他來到慶州,將情況告訴了楊文幹。於是楊文幹起兵造反。
李淵大怒派遣左武衛將軍錢九隴和靈州都督楊師道攻擊楊文幹。
命令剛剛傳下,李淵又傳召秦王世民商量此事。李世民說:“楊文幹這小子竟敢做這種狂妄叛逆的勾當,想來他幕府的僚屬應當已經將他擒獲並殺掉了。他的那點人馬難成氣候,只用派遣一員將領去討伐他就夠了。”
李淵搖了搖頭說:“不能這樣。楊文乾的事情關連著建成,恐怕響應他的人為數眾多。你最好親自前往,回來以後,我便將你立為太子。我不願意效法隋文帝去誅殺自己的兒子,屆時就把建成降為蜀王。蜀中兵力薄弱,如果以後他能夠事奉你,你應該保全他的性命;如果他不肯事奉你,你要捉拿他也容易啊。”
李世民心中一動,裝出自己無意皇位的樣子,出了皇宮點齊人馬前去慶州捉拿楊文幹。
李淵因為仁智宮建造在山中,擔心叛兵突然發難,便連夜率領擔任警衛的軍隊從南面開出山來。
走了數十里地的時候,太子東宮所屬的官員相繼到來,李淵命令他們一概以三十人為一隊,然後分派軍隊包圍、看守著他們。第二天,李淵看到東宮手下都已經被俘,也沒有過激的反抗,才又返回仁智宮。
李世民出發以後,李元吉與後宮嬪妃輪番替李建成求情,裴寂個封德彝又在外朝聯絡傾向於李建成的大臣設法解救建成。於是,李淵改變了初衷,又讓李建成回京城留守。
李淵只以他致使兄弟關係不和睦的過錯而責備他,還將罪責推給了太子中允王圭、左衛率韋挺;同時責怪天策上將府兵曹參軍杜淹沒有好好地輔佐好李世民。這樣各打了五十大板,將他們一併流放到了巂州。
楊文幹騎兵率先攻陷毫無防備的寧州,驅趕劫掠官吏與百姓出城,佔據了百家堡。
秦王世民的軍隊來到寧州以後,楊文乾的黨羽被嚇得魂飛魄散,連夜便全部潰散。
七月初五,楊文幹被自己的部下殺死,他的頭顱被傳送到京城。李世民捉獲了宇文穎,將他殺掉。
楊文乾的叛亂雖然沒有對唐王朝造成打擊,不過卻讓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關係更加緊張。同時李淵再一次失信於李世民,也讓李世民對父親不滿增加,也斷了父親回心轉意,冊封自己為太子的心思。
這一段時間親王府的人佔據了上風,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卻暗暗地積攢實力,並且透過嬪妃和手下的文臣不停地向李淵吹風,說李世民天策府的實勢力太強,手下的武將也都桀驁不馴,難免以後要生禍端。
李淵也是心中也是暗暗後悔,想要收回一部分李世民的權利,不過李世民是性情中人,哪裡受得了這種委屈;當時就和父親大吵了一頓,鬧得李淵很是下不了臺。
自此李淵更加厭惡李世民,在沒有想著再改立太子。正在這時,逃到突厥的劉黑闥再次接兵捲土重來,李淵認為李世民上次剿撫不利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
李建成的太子中允王圭勸說太子道:“秦王功蓋天下,內外歸心;而殿下不過是因為年長才被立為太子,沒有大功可以鎮服天下。現在劉黑闥的兵力分散逃亡之後,剩下不足一萬人,又缺乏糧食物資,如果用大軍進逼,勢如摧枯拉朽,殿下應當親自去攻打以獲得功勞名望,趁機結交山東的豪傑,也許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了。”
李建成於是向父親請求帶兵出征,李淵順理成章答應了。李淵下詔命太子李建成為陝東道大行臺及山東道行軍元帥、黃河以南、以北各州均受建成處置,他有權隨機行事,讓他帶兵討伐劉黑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