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千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六章 取死之道,隋唐大魔王,話千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頓時就下不了臺;命人將宋正本退出去斬首示眾。
竇建德本來還想有人出言勸阻,他好順勢就饒了宋正本;結果滿朝文武像木雕泥塑一般一個個啞口無言,誰也不說話。
竇建德自己一猶豫,外面一通鼓響,有人已將端著宋正本的人頭前來複命。竇建德長嘆一聲,感到索然無趣,揮手散朝而去。
竇建德軍中發生的事情很快地傳到了李世民的耳朵裡,他被宋正本的計策嚇了一跳。最後聽到竇建德沒有采取他的策略,反而一怒把他殺了,不由哈哈大笑道:“竇建德這時自尋死路!殺了宋正本哪裡還有人會幫他出謀劃策;此乃取死之道啊!”
在臨時宮殿裡,竇建德不準備再拖延下去,他和眾人制定好了攻擊計劃下令眾將做好戰鬥準備,準備早日對虎牢發動大規模攻擊。眾將聽了,歡聲雷動。
夏軍的進攻計劃當天就被人送到了唐軍的斥候手中,他們急忙趕回來向李世民報告:“竇建德準備等唐軍戰馬的草料吃完,到黃河以北放牧之際,對虎牢城發動突襲。”
李世民高興地說,“好啊!我軍正好可以借這一點引敵人上鉤!五哥我可真是佩服你了;夏軍的一舉一動全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啊!我們能夠料敵先機,又怎麼會失敗呢?”
這時已經是第二年的五月,天空中驕陽似火;秦王李世民按照計策向北渡過黃河,逼近廣武,觀察敵人形勢。他故意留下戰馬一千多匹,在河洲放牧,以加強敵人以為唐軍缺乏草料的印象;到了晚上,他卻率軍偷偷回到虎牢關;一千多匹戰馬仍然留在那裡。
竇建德看到唐軍果真去河北牧馬,以為唐軍草料用盡,連忙率領全部軍隊前來進攻虎牢城,從板渚逼近牛口布下陣勢。
這個軍陣北抵黃河,西靠汜水,南到鵲山,連綿二十里。在震天的戰鼓聲響中,十幾萬夏軍浩浩蕩蕩地向虎牢城撲來。
唐軍將領們站在城牆上,見從北到南,遼闊的原野上,全是黑壓壓的夏軍,他們不時地發出吼叫,聲音一浪接一浪地傳來,震得虎牢城牆像薄膜一般顫動。將領們見了這般陣勢,下意識地你看我,我看你,不少人臉色發青。
李世民見將領們有些慌神兒,禁不住微微一笑,他也不說話,只是帶了幾名侍衛,驅馬來到城內的一座山峰上眺望敵陣。
回來之後李世民對大家道:“敵軍看似強大,其實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他們自從河北起家以來,還沒遇到過真正的強敵;時無英雄讓豎子成名矣!
據我剛才觀察,敵軍正逼近危險的戰場卻大聲吵嚷,說明他的隊伍裡沒有嚴明的軍紀。
他的先頭部隊直接迫近到我虎牢城下佈陣,表明他對我心存輕視。
現在他向我求戰,我故意按兵不動,敵軍鼓起的勇氣自然會漸漸地衰竭。他計程車卒在軍陣中呆得太久,又飢又渴,必將自動退卻。到時候我軍發動兇猛的攻擊,必定可以將他一舉擊破!”
李世民停頓了一下,看著眾將的眼睛,笑著說:“我和各位約定一個時間:過了中午,我軍必定可以擊破敵人——你們到時候看一看,我的話到底靈不靈?”
眾將面面相覷都有不信之意。
竇建德對龜縮在城內不敢出戰的唐軍心存輕視。他派出大將王伏寶帶領三百精騎趟過汜水,大喇喇地來到距唐軍只有一里路的地方停下。又派人前來向李世民挑戰:“請你選派幾百名壯士,來和我軍的驍勇決鬥。”
李世民派王君廓率二百名長槊騎兵前往應戰,雙方對沖廝殺,唐軍時進時退,正好和夏軍打了個平手。於是雙方各自引兵回營。
這時在竇建德的軍陣裡,有一人騎了一匹紅色駿馬,鎧甲和兵器都非常鮮亮,從側翼拐出陣前,向唐軍誇耀。
李世民在城牆上遠遠地望見了,隨口對身旁的李元霸道:“四弟,他所騎的,真是一匹好馬呀!比你的一字板肋賴麒麟如何?”
李元霸冷哼一聲道:“論長相,是,是不錯;是,是不是真強,還,還得比過才知道。我,我去把他奪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