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千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四章 蕭銑投降,隋唐大魔王,話千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紹基拍著胸脯保證,大魔國的水軍天下無雙,願意立下軍令狀,出去斬殺文士弘。
李靖思索片刻,自己帶領大軍守營,讓周紹基率兵擊文士弘。兩軍在請江口一場大戰,文士弘仗著兵力充足;周紹基仗著兵精船利。兩軍絞殺在一起一直打了一天也沒有分出勝負。
這是士兵的素質顯現了出來,文士弘的精銳已經有些混亂,力不從心;而大魔國的軍隊依然在有條不紊的戰鬥。
李靖看到機會乘其混亂揮軍出擊,大破文士弘軍,獲舟船400餘艘,斬殺及溺死者近萬人。
周紹基緊追著文士弘不放,追至枝江以東的百里洲,將文士弘的部隊團團圍住。
在強弓硬弩和霹靂彈的幫助下,周紹基再敗文士弘軍;最終文士弘軍全軍覆沒,文士弘也被生擒活捉。
周紹基壓著文士弘來見李靖,李靖親接其綁,勸說文士弘投降。文士弘感豈誠意,噗通跪倒在地道:“敗軍之將,得將軍厚愛,不敢不降。”
李靖大喜,大魔國的陸軍將領人才輩出;但是水軍卻一直跟不上發展的需要;程知節長長為此長吁短嘆;以至於連梁夢龍都不得以時常上陣。今日收復了文士弘,肯定能很大程度上緩解這一情況。
李靖二話不說就將文士弘安排在了周紹基的賬下。周紹基對文士弘的加入表示熱烈歡迎。文士弘對周紹基道:“周將軍,這一次水戰是文某人敗了,不過我倒是很想領教一下週將軍的武藝,希望將軍不吝賜教。”
周紹基哈哈笑道:“我也聽說過文將軍的英名,不過我周紹基的一身本事都在水上,特別是海戰比較擅長。我也希望在海上能夠領教文將軍的勇武。”
二人說完一起哈哈大笑。
李靖乘勝率大軍直逼江陵城下,將江陵包圍。此時江陵城只有數千守衛,剩餘的都已經被遣散回家。這些人根本守不住偌大的江陵城,蕭銑只好把他們集中到內城守衛。把外廓完全讓給了李靖。大魔國順利的佔領了水城,俘甲兵4000餘,繳獲大批舟船。
李靖認為,蕭銑所佔地域很廣,現深入其腹地,如攻城不下,敵援兵四集,就會進退兩難。因而下令將舟船散棄江中,任其飄流,以迷惑援兵。
蕭銑躲在江陵城中,手下只有數千士兵,這時候他才後悔自己不該貿然的解散手下士兵,致使手上沒有可用之兵。大梁的疆域廣闊比其他大魔國或者李唐有過之而無不及,要想一時半會兒就把各地的駐軍都調過來也是痴心妄想。
和蕭銑有同一想法的交州總管丘和、長史高士廉、司馬杜之松前往李靖處投降。蕭銑聽聞之後認為自己大勢已去必敗無疑,對其屬下說:“上天不保佑梁朝啊!如待力盡而降,必害百姓遭殃。如今趁城未攻下,先行出降,可免亂兵禍害。各位何愁沒有君主呢?”
他根本沒有再堅守就派人出城向李靖請降。接著便巡城下令,全軍放下武器,開城投降;守城士卒全都痛哭。
蕭銑用太牢告祭於太廟,率領官屬身穿孝服前往軍門,對著李靖拜倒認罪說:“應死者僅蕭銑一人,百姓無罪,請不要殺掠他們!”
李靖笑道:“我們魔王千歲愛民如子,從來都是聽說他解民倒懸,沒有聽說有害民之舉著。梁王請儘管放心。我在這裡和你做個約定,大梁之子民,既是我大魔國之子民;無人可以傷其分毫。
大梁子民的財物為其所有,無人能夠剝奪,大梁官兵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即為普通百姓,以往之事既往不咎;他們的生命和財產無人能夠侵犯。”
“多謝大總管寬宏!”跟隨蕭銑出城的降臣,一個個心中大定,紛紛匍匐在地稱謝。
李靖壓著他們進了將領,命人封存府庫,出榜安民;然後蒐集整理大梁的戶籍稅收典籍,接著宣佈廢除大梁的稅收制度,同意實行大魔國的制度。
這一條條的政令頒佈下去,大梁的百姓突然發現自己身上的擔子輕了很多,一個個欣欣然奔走相告;心甘情願的歸到了大魔國的統治之下。
在李靖他們佔領江陵沒有幾天,旅帥鄭文秀就帶領著10萬大軍前來救援江陵;可是他們走到巴陵,見空船順江而下,果狐疑不敢進;鄭文秀派人前去打探,知江陵已破,沒有辦法均投降了大魔國。
李靖雖然不知道程知節為什麼那麼看重交趾那塊兒貧瘠的荒蠻之地,他還是命令高士廉留下駐守江陵,自己大領著所有軍隊以及十幾萬降軍進入了嶺南。
嶺南眾將聽說蕭銑都投降了,而且李靖帶十幾萬大軍壓境,手中還有蕭銑的投降詔書,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