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千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四章 伏魔第一戰,隋唐大魔王,話千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薛仁杲又派高墌人假裝成想要回歸唐朝統治,發生暴亂復奪高墌;並想以城池投降唐朝;可是薛仁杲攻擊甚急,請求援助。
李叔良派遣劉感率部下奔赴高墌。劉感到高墌城下,高墌城裡的人說:“賊已聞援兵到已經走了,可是城門已經被堵死,急切間打不開;可以翻城牆進城。”
劉感下令爬高墌城門,城上人倒滾水澆下來,劉感知道城裡人是詐降,連忙讓步兵先回師,自己帶領精兵走在最後。
這時,城上點燃三座烽火,薛仁杲的軍隊從南原大批湧下來,與劉感軍在百里細川交戰,唐軍大敗,劉感不是薛仁杲的對手;只幾個回合就被薛仁杲抓獲。
薛仁杲又再次帶領大軍包圍了涇州,命令劉感向城中喊話勸降說:“援軍已經被打敗了,不如儘快投降。”
劉感假裝答應了,到城下卻大聲喊道:“反賊沒糧食捱餓,很快就要滅亡了,秦王率領幾十萬軍隊從四面趕來,城裡的人不要擔心,努力守城!”
薛仁杲很惱火,捉住劉感,在城旁把劉感活埋到膝蓋,讓手下計程車兵騎馬跑著用箭射劉感。
一直到死,劉感聲音愈來愈高、態度愈來愈憤怒。李叔良在涇州堅守,僅能保全自己,無力援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劉感被虐殺。
李樹良一邊派人回長安求救,一邊堅守涇州並且指天為誓,抓住了薛仁杲一定要用他的頭顱祭奠劉感。
薛仁杲的行動徹底激怒了李淵,他也放棄了頡利能夠主持公道的幻想,讓李世民為統帥,率領5萬大軍前去平滅西陲。
李世民接到了命令,趕緊整頓兵馬出發;與路上命令隴州刺史常達在宜祿川攻擊薛仁杲,救援涇州。薛仁杲一時不妨被常達攻破大營,斬首一千餘人。
薛仁杲大怒放棄了涇州,轉而屢次攻常達。常達堅守大營不出,薛仁杲都未能取勝。於是薛仁杲想出一個主意,派他的將領仵士政帶幾百人詐降。
常達聞之大喜;不疑有他待仵士政很優厚。結果仵士政伺機帶他的部下劫持了常達,然後挾持著帶著城裡的二千人投降薛仁杲。
常達見到薛仁杲,言辭表情毫不屈服,薛仁杲欣賞常達的膽量和勇氣,也沒有殺他,而是關押起來;然後再次圍了涇州。
梁師都聽說薛仁杲出兵攻打涇州,興奮的帶領大軍攻擊延州;段德操據城死守,讓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李軌略知書籍,頗有智辯;而且喜好賙濟別人,受到鄉人稱讚;但是他缺乏全域性觀念,不具備治國之才略。得志之後喪失了應有的警惕,且不能審時度勢,明辨是非,正確處理內外關係,又枉殺忠良;國內一片大亂,根本不具備出兵攻打別人的能力。
李世民早就派安修貴暗中去了大涼國;安修貴的弟弟安修仁執掌大涼中樞,又為戶部尚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以他一到了大涼國就被任命為左右衛大將軍之職;並且對他言聽計從。
安修貴趁機和安修仁聯手用離間計殺害了李軌的謀主樑碩和曹珍。由此故人漸漸心懷疑懼,不為李軌所用,其部下更加怨恨,都想叛亡而去。
李軌不顧安修貴兄弟反對準備出兵攻打李唐,安修貴兄弟知道李軌不能相勸,就懷恨在心;正巧奚道宜率領羌兵投奔李軌,李軌答應任命他為刺史而未兌現,奚道宜也很怨恨;因此他們一拍即合,商議共同攻擊李軌。
李軌帶領著一萬大軍剛出了河西,就遇到了安修貴兄弟帶領的奚道宜和吐谷渾的兵丁圍攻。李軌根本沒有防備,被殺的大敗,帶了1千多人連夜退回了河西;虎賁郎將謝統師,李贇被殺。
安修貴和安修仁帶領大兵圍困了河西,李軌這時才反應過來,登上城樓指著二人大罵:“背主之徒!你們不得好死!我就在河西城等著;看頡利大軍到了將你們一網打盡!”
安修貴臉色一暗,催馬上前說:“大唐天子派我來取李軌,秦王殿下已經帶了十萬大軍前來平叛;現在投降既往不咎,如不服從者罪及三族。”
各城將士聽了面面相覷,都不敢出動攻擊。李軌感嘆地說:“人心已失,天亡我啊!”攜同太子李伯玉,以及自己的妻子兒女登上玉女臺,置酒告別故國。
城上計程車兵一看陛下都放棄了,於是一鬨而散;安修仁不費一兵一卒進了河西;抓獲李軌後送往秦王大營。
李世民命人將李軌送完京師;自己帶領大軍前往高墌城會戰薛仁杲。
薛仁杲帶領手下大軍出城到李世民的軍營前挑戰;李世民堅守營壘拒不出戰。手下眾將聽薛仁杲猖狂罵戰,紛紛上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