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馬大賽(二十),寒門梟士,高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
看臺另一側的撒金慢慢握緊了弓箭,心中充滿了戰勝李延慶的渴望。
‘咚!’又一記鼓聲敲響,李延慶心中計數這是第五十七記鼓聲,紙鷂已經飛出二十八隻,還差兩隻沒有飛出,而他距離始發點還有十幾步的距離。
他伸手抽出最後兩支箭,
不料竟然只摸到一支箭,他心中一愣,怎麼會少一支箭?
但時間已不容他細想,‘咚!’第五十八聲鼓敲響,他縱馬疾奔,向終點衝去,他還有最後一個機會,就看在關鍵時刻能否抓住了。
這時,最後兩隻紙鷂同時飛起,在兩支紙鷂即將併攏的一瞬間,他最後一支箭射出,‘噗!’的一箭雙鵰,兩隻紙鷂被射穿頭部,同時落地,四周的歡呼聲已經淹沒了鼓聲,這是最精彩絕倫的一箭,令每個人都歎為觀止!
鼓聲驟然停止,李延慶立馬向東,舉起了雙手,他提前兩步返回了始發點。
在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中,李延慶的最後成績出臺了,一共射下二十八隻紙鷂,其中二十五隻射中頭部,一隻頸部,兩隻腹部,加上左右開弓的十分,最終他以五百四十五分絕對優勢提前奪得了第一名。
儘管後面還有三個人沒有出場,但大家都知道,不可能再有人異軍突起了。
連趙佶也輕輕鼓掌,嘆息一聲道:“想不到最後居然是太學生奪冠!”
童貫見蔡京正好不在,便抓住這個機會對趙佶道:“陛下,太學本是大宋精華人才匯聚之地,十年寒窗,學習繁重,很多士子身體羸弱,未來不堪政務重壓,微臣考慮,能否在太學生入學之初,前來軍營按照軍隊方式訓練一年,這樣不僅能強健他們身體,同時也能訓練紀律,培養他們對軍事的理解,對士兵和軍隊的瞭解,將來帶兵打仗也能湧現出更多的儒帥,不知陛下覺得如何?”
趙佶當然明白童貫的真實目的,說得娓娓動聽,實際上就是想染指太學。
不過趙佶並不反感,挑起大臣的鬥爭正是帝王傳統的御下之術,蔡攸死後,他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相國,眼看蔡京權勢日益坐大,光靠梁師成一人不行,他確實還需要再找一個心腹來壓制蔡京的權勢。
童貫想染指太學倒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讓童貫來牽制蔡京,趙佶便笑了笑道:“這個提議不錯,愛卿寫份正式奏摺上來,讓朕再好好考慮考慮!”
官家的考慮考慮實際上就是準了,只是不會那麼直接表示同意,需要委婉一點。
童貫大喜,“感謝陛下理解!”
趙佶的心情著實不錯,他又童貫笑道:“去告訴西夏人,就說比武之事,朕準了!”
這個決定卻讓童貫倍感壓力,雖然他知道官家是想好好教訓一下西夏人的狂妄,但這種事情沒有絕對的把握,李延慶畢竟經驗不足,失手怎麼辦?
但聖意不可違,他連忙起身,向西夏人的席位走去。
大棚內,眾人紛紛圍住李延慶,祝賀他登頂,花榮不解地問道:“賢弟怎麼只有二十九支箭?”
李延慶這時已經想到了原因,他有一支箭是替楊再興擋禍了,當時他只顧關心楊再興的病情,卻忘記把箭要回來了。
“之前我已經用掉一支箭,後來卻忘記了。”
眾人頓時想起來了,何灌笑道:“不過也幸虧少了一支箭,我們才有幸看到了延慶一箭雙鵰的絕技。”
張清豎起拇指讚道:“那個機會轉瞬即逝,想抓住它必須事先判斷箭勢,這才是真正的高手。”
李延慶笑道:“其實大家都能做到,只是我正好遇到了,形勢所迫而已。”
這時,童貫快步走進了大棚,眾人紛紛行禮,童貫擺了擺手,對李延慶道:“你準備一下吧!西夏人向我們挑戰,天子已經同意了。”
眾人皆愣住了,但李延慶卻事先已經想到,他連忙問道:“不知他們打算怎麼挑戰?”
童貫嘆了口氣,“按照西夏人的規矩,各射三箭,生死由天!”
李延慶默然,大棚內炸了鍋,所有人都憤恨道:“這裡是大宋,怎麼能按西夏人的規矩來,就算挑戰也要按大宋的規矩來辦!”
童貫高聲對眾人道:“慶曆議和時,雙方曾在西夏比劍,當時是按大宋的規矩,他們剛才就提出了對等的原則,天子也同意了。”
大棚裡安靜下來,既然天子已經同意,那還有什麼可說,眾人都向李延慶望去,李延慶沉默片刻道:“我可以和西夏人比箭,不過我要換一把弓,請稍等我片刻。”
童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