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能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32 靜觀其變,東晉:我的權臣父親,釣魚能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雍州城破,張茂沒有自戕的勇氣,陷於敵手。
叛軍將士對他連踢帶踹,驅趕到梁犢的跟前,張茂只覺得脊背發涼,後悔自己為何沒有自殺,如今卻要受人欺凌而死。
然而,出乎張茂預料的是,他並沒有等來刀斧手,只見梁犢笑道:
“我已經等候張公許久,如今義軍佔據州城,正欲東出,梁某自覺身份低微,難以號令東宮各部,欲推舉張公為盟主,統率三軍,張公豈有意乎?”
此張茂,並非前些年過世的前涼第三位君主,但也身份尊貴,官拜雍州刺史,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梁犢認為要想有所成就,必須集合東宮各部之力,他雖然在軍中威信深厚,但終究只是高力都督,其餘各部不一定願意俯首聽命。
苦思冥想之下,梁犢覺得自己應該要推出一個傀儡,藉助他的名義,發號施令。
而張茂作為雍州刺史,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雖然二人之間曾有過私怨,但一時之間也找不到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
張茂顯然也沒預料到梁犢居然要推舉自己為主,他害怕朝廷事後追責,脫口而出道:
“我才智平庸,不能勝任,還請將軍莫害我!莫害我!”
可梁犢就是要立庸人,否則如何能夠完全掌控他,見張茂拒絕,梁犢臉色一變,陰沉道:
“既然張公不願領袖群雄,敢請張公赴死。”
張茂見梁犢翻臉無情,不由大驚,他轉念一想,今日拒絕,必死無疑。
倘若答應下來,率領東宮衛士出關爭奪天下,未嘗沒有勝算。
張茂本就是貪婪之輩,否則當初也不會搶奪高力將士的牲畜。
面臨生與死的抉擇,張茂果斷選擇偷生,應下樑犢的提議。
在梁犢的支援下,張茂自稱大司馬、大都督,號召被髮配前往涼州的東宮各部一同殺回關東。
石虎在對待東宮衛士的問題上,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沒有打散將士,而是讓他們成建制的前方涼州。
有了建制,也就意味著東宮各部都有自己的領導團體,能夠輕易動員麾下軍士。
他們本就怨恨朝廷將自己發配,如今張茂號召群雄,眾人紛紛響應,沿途攻城掠地,誅殺官吏,逼近長安之時,張茂麾下聯軍已達十萬之眾。
梁州與關中為鄰,高力叛亂一事,也在第一時間被通報給了桓熙。
朱序、鄧遐、桓伊、沈勁等人大喜,尤其是沈勁,他立功心切,進言道:
“梁犢自號晉臣,正在關中舉義,主公何不發兵助其一臂之力,進而光復關中,如此,大事定矣。”
其餘三人也紛紛附和,希望桓熙不要錯過這一天賜良機。
桓熙聞言,並未立即回答,他沉吟道:
“梁犢以晉臣自居,但他對待晉室究竟是怎樣的態度,我等一無所知。
“如果冒然出兵,恐會遭其誤解,以為我是要與他爭奪關中。
“況且,義軍以東出為口號,他們的家人都在鄴城,哪怕奪佔了關中,也不會久駐,必將乘勝東出。
“倒不如按兵不動,使梁犢能夠全力東出,我等坐山觀虎鬥,視其成敗,若能勝而據取中原,我當襲其關中。
“若敗,即使我佔得關中,僅憑麾下一萬精兵,也難以抵擋趙人反撲,不如繼續靜觀天時。
“我聽說石虎病重,將不久於人世,若是幼主當國,他那些各擁兵權的兄長又怎會俯首聽命。
“國中必生大亂,唯有他們相互攻伐之際,才是我苦苦等候的時機。”
石虎病重的訊息早已經得到確認,此前,石虎認同胡人不得當皇帝的說法,於是主動將頭銜由皇帝降為天王。
如今病痛纏身,為了沖喜,石虎在鄴城重新即皇帝位,只是不同於往日的雄姿英發,登基大典上的石虎滿面病容,憔悴不堪,其身體狀況也為世人所知。
桓熙不願出兵,就是明白,自己以一萬將士北上助戰,真等遇見了十萬義軍,誰聽誰的還不一定,他可不想要將自己的嫡系部隊消耗在後趙的內亂之中。
在他穿越之後,歷史的走向並未發生大變,將來還有更好的機會等著自己,況且如今正值春耕,不適合徵召民夫,隨軍北伐,因而,桓熙力排眾議,決定靜觀其變。
朱序等人一直以來,都對桓熙的遠見卓識欽佩不已,如今見桓熙主意已定,也不再堅持,只希望事情發展果真如桓熙的設想。
不久,關中再度傳來訊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