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能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25 不情之請,東晉:我的權臣父親,釣魚能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傍晚,桓溫從衙署回家,遠遠望見桓熙,便朗聲大笑:

“熙兒呀,你為我舉薦景興(郗超),可是幫上了大忙,有他輔佐,為父大可高枕無憂。”

很顯然,在桓熙入朝的這段時間,桓溫與郗超相處得極為愉快。

桓熙苦著臉道:

“父親如今自是稱心如意,怎奈孩兒此去梁州,勢單力孤,實在惴惴不安。”

桓溫知道這小子是在向自己討要好處,只是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桓熙忍痛割愛,為他舉薦郗超入幕,桓溫自然也不會小氣,他問道:

“你有何要求,儘管直言,只要為父力所能及,定當應允。”

桓熙毫不客氣,展顏笑道:

“孩兒確實有個不情之請,希望父親能分我五千將士,為我壯膽。”

桓溫沒有立即答應,他沉吟道:

“梁州本有三萬守軍,足以禦敵,如今你又向我討要五千將士,想來熙兒是想要有一番作為?”

桓熙正色道:

“石虎殘暴不仁,早晚必生禍端,將來父親興兵北伐,孩兒亦可出兵關中作為策應,而不是苦於兵力短缺,只能坐失良機。”

桓溫忍不住頷首,一路出兵宛洛,一路出兵關中,這正是諸葛武侯在隆中對裡,向昭烈皇帝獻上的計策。

他大手一揮,道:

“好!為父許你五千精兵,熙兒,你還有何要求,儘管一併道來。”

桓熙見狀大喜,請求道:

“還請父親准許孩兒自用梁州賦稅。”

自桓溫伐蜀之後,朝廷就再也沒有收到過荊、益、梁、寧、雍、司等六州之地的一粒米、一尺布。

應該送往建康的賦稅,盡數被桓溫截留在江陵,作為募軍養兵之用。

現在的西部六州,也僅僅只是尊奉東晉的國號,與朝廷逐漸形成半獨立的羈縻關係。

桓溫自行招募將士,調配資源,並非中樞所能徵調。

桓熙獅子大開口,不僅索要五千精兵,還想吞下樑州八郡的賦稅。

這讓桓溫一時間猶豫起來,不知是否應該答應他。

桓熙見他這般模樣,伸出三根手指,豪言道:

“三年,只需三年,孩兒必將為父親奪取關中,若不能成,自當歸還梁州賦稅。”

桓溫不知他是從哪裡來的自信,莫非是見伐蜀順暢,便也以為北伐是件易事。

“羯胡悍勇,不可輕視。”

桓溫板著臉告誡道。

桓熙卻毫不動搖,他堅持道:

“孩兒並非魯莽之輩,但求父親信任,許我三年時間,我必當有所回報。”

父子二人對視良久,桓熙始終不曾退縮,桓溫無奈道:

“罷了,既然你誠心相求,為父就依伱所請。

“梁州賦稅,你可自用,但不可用來滿足自己的私慾,安於享樂。

“至於三年之約,為父只當是戲言,免得你求功心切,遭了危險。”

桓熙心中一暖,但他還是在內心暗暗發誓,三年之內,必將光復關中。

當夜,桓溫在府中設宴,為桓熙、桓衝接風洗塵。

賓客雲集,就連與他暗生隔閡的謝奕也在妻子的勸說下,登門赴宴。

太后下旨,為桓熙、謝道韞冊婚的訊息,早在桓熙抵達之前,就已經傳到了江陵。

既然推不掉這門婚事,在謝母看來,自當緩和與桓溫的關係,免得謝道韞將來被公婆遷怒。

席間,謝奕與桓溫看似重歸於好,只是他們彼此都清楚,裂痕一旦出現,就不是這麼容易能夠填補的。

二人交惡,說不上誰對誰錯,都有自己的理由。

翌日,謝奕與桓溫商定,等兩年之後,也就是謝道韞年滿十八,就將她從建康接來,與桓熙完婚。

而謝奕也隨即向桓溫請辭,希望能夠卸去荊州司馬一職。

他本就是灑脫的性子,覺得在江陵過得不自在,毫不戀惜權位,執意離去。

桓溫與謝奕相交多年,知道他的性情,也不強留。

當天,謝奕就帶著妻子乘船返回離去,而在他們夫婦離開之前,司馬興男一早就帶上李媛前往建康省親。

桓熙在為母親送行之後,帶上朱序、鄧遐等人,徑直前往軍營,挑選隨行的五千將士。

若非迫於無奈,誰又願意背井離鄉,好在桓熙願意給出一筆不菲的安家費,引得將士動心,桓熙陸續從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