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能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93 兄弟重逢,東晉:我的權臣父親,釣魚能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韞,桓熙臉上不由地露出笑容:
“她如今正在椒房殿養胎。”
聽說謝道韞已經有了身孕,桓濟心裡一咯噔,但還是強顏歡笑地向桓熙道喜。
而司馬道福也沒有了先前的愉悅心情。
桓熙最終還是帶著他們二人去了一趟椒房殿,看望謝道韞。
在桓濟夫婦離開後,桓熙不再相送,索性留在了椒房殿中,陪伴著有孕的妻子。
翌日,桓濟前來徵東大將軍府,特意找到桓熙:
“兄長,父親讓我北上輔佐兄長,敢問兄長為我安排了什麼差遣。”
桓熙笑道:
“阿弟新來,舟車勞頓,對北方的事務都不熟悉,不如暫且在家休養一段時日,往後有的是為我出力的機會。”
桓熙三言兩語的將桓濟打發走,實際上,他就沒準備重用自己這位二弟,當初向桓溫將他要來北方,也只是為了切斷桓濟與司馬昱的聯絡。
但對同胞兄弟的猜忌不能表現得太露骨,在外人面前,還是要儘可能表現出桓氏內部的團結,雖然這種做法頗有掩耳盜鈴的嫌疑。
因此,想要給桓濟找一個合適的職位,著實不易。
數天之後,桓熙終於將桓濟喚了過來,與他大談特談律法的重要性,臨了,話鋒一轉,說道:
“《晉律》之中,許多條款不能稱我心意,為兄有意讓人主持重新修定律令,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如今阿弟來了關中,正巧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其實桓熙早在擔任梁州刺史期間,王猛就與他提過要重修律法,只是彼時桓熙的實力不強,尚未擺脫對桓溫的依附,只得作罷。
如今他佔據雍、梁、秦三州之地,自成一方勢力,過去的想法又重新湧上了心頭。
桓濟大感吃驚,他推辭道:
“兄長,我不通刑律,安能擔此重任。”
桓熙笑道:
“何須阿弟出力,你只需為我在名義上總攬此事,至於增刪律令,自有法吏效勞,事成之後,當有阿弟的一份功勞。”
桓濟還是不怎麼願意,畢竟增刪律令是一項極其麻煩的事情。
哪一條要保留,哪一條又要刪去,各有各的看法,時間基本都消耗在爭吵之中,短時間內難有結果。
可兄長這又是擺明了要送功勞給自己,桓濟終於還是應承下來,向桓熙領了這份差事。
只不過要想拿到這份功勞,非得等上幾年時間不可。
而幾年時間,足以讓許多事情發生變化。
畢竟桓溫擔任荊州刺史,崛起至今,也不過五六年的時間。
當然,新律的好與壞,還得是桓熙說了算,桓濟到時候奉上成品,終究要符合桓熙的心意。
桓濟離開軍府,回去為修律做準備,而此前護送荊州百姓北上的五千將士,如今也踏上了歸途。
桓熙自然是很想留下這五千將士,但將士家眷都在荊州,強留他們,恐怕會引起兵變,況且與桓溫有言在先,也不好反悔。
忙碌了一天的公務,桓熙回到家中,謝道韞與他說起一件怪事:
“我聽府中有下人議論,說是小郎(桓濟)與郡主成婚至今,不曾同房,也不知是否真有此事,莫非是小郎偏寵妾室,冷落了郡主?”
桓熙不想去管桓濟的家務事,桓濟也是成年人了,寵妻還是寵妾,他自己應該有分寸。
然而,與正妻完婚數月,卻不曾親近,這著實說不過去,桓熙想了想,記起司馬道福此前說過,是她身體不適,不能侍奉桓濟,莫非身有隱疾。
桓熙沉吟道:
“我讓阿媛去見一見郡主,向她問一問情況,再作計較。”
謝道韞聞言頷首,倒不是她非要多管閒事,常言道,長兄為父,長嫂為母,總不能見到桓濟夫妻不和,而不聞不問吧。
桓熙陪伴謝道韞許久,等她熟睡了,才輕輕推開門,去往玉堂殿,李媛早已等候良久。
二人纏綿過後,桓熙擁著李媛,與她談起桓濟與司馬道福之間的傳聞,說道:
“阿媛,你明日去看望郡主,問一問她究竟是怎麼回事。”
李媛很是乖巧地點頭道:
“妾身明日一早就去。”
二人又說了會話,直至犯了睏意,這才相擁而眠。
翌日一早,李媛從睡夢中醒來,枕邊人早已不見了蹤影,她知道,桓熙定是在洗漱之後,前往椒房殿陪伴正妻用膳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