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部分,混在三國當軍閥1,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目瞪口呆,還是轉不念來,賈詡卻是已經鼓起掌來,連連讚道:“妙,妙啊,簡直妙極!如此一來,主公大軍出征之時,便可令女兵營駐守河套,正所謂進而可攻、退而可守,用兵之妙,莫過於此。”
馬躍走到大帳之外,翹首仰望幽黯地蒼穹,烏黑的眸子裡掠過一絲莫名的寒涼,沉聲說道:“而且~~幷州離石還有八千精兵!那可是真正的精兵。”
賈詡凝聲道:“主公是說張奐的八千舊部?”
“不錯。”
馬躍沉重地點了點頭,腦海裡霎時浮起了那名臨危不懼、一招擊敗周倉的小校,這兵固然是精兵,這將也堪稱良將!
賈詡道:“朝廷派來的天使到幷州已經有月餘時間,卻一直逗留離石不肯渡河西來,其中必然另有玄機。”
郭圖也道:“圖以為,天子定是想把主公誘至離石加害。”
“想跟主公玩陰謀詭計,當今天子還嫌嫩了些。”賈詡陰陰一笑,說道,“這一次,定讓他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嘿嘿~~”
馬躍佯怒道:“文和此言謬矣,誰為米,誰為雞乎?”
“哦?哈哈哈~~”
郭圖先是一愣,旋即大笑起來。
“呃~”賈詡拍了拍自己腦門,尷尬地笑道,“在下失言了,該死,呵呵,實在該死。”
待笑聲稍竭,馬躍又道:“還有,當今天子密詔四路大軍共伐河套,如此大手筆豈能沒有下文?文和、公則,依你們看,接下來天子將會如何出招?”
賈詡淡然道:“當今天子密詔四路大軍共伐河套,手段不可謂不高明,目地卻非常簡單,甚至可以說人所共知,那就是要削弱主公及董卓等四鎮軍閥的實力,董卓等輩雖明知天子用意,卻為野心所牽絆,心甘情願地為之驅策。”
郭圖接著說道:“河套一戰,主公雖然大獲全勝,可與董卓、丁原、耿鄙和韓馥之間的仇怨卻是結下了。再接下來,當今天子勢必會設法挑起主公與四鎮軍閥之間的混戰,藉機削弱地方軍力,以給大漢中央贏得喘息之機。”
馬躍道:“天子會以怎樣地方式來挑起本將軍與四鎮軍閥之間的混戰呢?”
賈詡道:“方法很多,最簡單也最實用地莫過於互換治所,比如調任韓馥為幷州刺史,丁原為護匈奴中郎將,主公為涼州刺史,耿鄙又為護羌中郎將,而董卓則為冀州刺史。如此一來,主公及四鎮軍閥勢必陷入無休無止的混戰。”
馬躍凝聲道:“當今天子真會這麼做?”
“十有八九如此。”賈詡道。“當今天子雖迷途知返、勵精圖治,意欲重振漢武雄圖。卻終究缺乏磨礪、不知其中厲害。正所謂兵者、詭道也,互換治所固然可以挑起紛爭,以致兵禍連結,卻不知如此一來,優勝劣汰之下,弱者自然消亡,強者卻更為強大!朝廷的處境將更加岌岌可危~~”
郭圖也道:“大漢朝早已病入膏荒。天下大勢豈人力可逆?”
馬躍揮手道:“此事等朝廷詔令下來之後再議不遲,倒是那個沮授現在怎樣了?還在絕食嗎?”
郭圖道:“回主公,仍在絕食。”
“倒是個硬骨頭。”馬躍蹙眉道,“就這樣絕食死了未免有些可惜,怎生想個法子,令他打消求死之念。”
郭圖道:“此人意志極為堅定。恐怕很難令他改變信念。”
馬躍道:“真地沒有辦法了嗎?”
賈詡忽然道:“正所謂君子可以欺其方,在下或者有辦法令他改變主意。”
……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九月,漢靈帝為了剷除不遵朝廷號令的五大軍閥。密詔董卓、耿鄙、韓馥、丁原四路大軍共伐護烏桓中郎將馬躍。為了奪取肥沃的河套之地以及驍勇善戰的羌胡之眾,董卓四人共興兵八萬,分三路合擊河套。
馬躍率軍主動出擊,與丁原部將呂布激戰於野牛渡,呂布軍大敗,所部騎軍覆滅殆盡,越十日,馬躍回師、火焚美稷,董卓部將韓遂,韓馥部將潘鳳共五萬餘大軍付之一炬,馬躍軍大獲全勝。
十月中,訊息傳開、天下為之震動。
……
洛陽,大將軍府。
何進神色凝重地向許攸道:“子遠,朝廷剛剛得到邊關邸報,馬躍真的打贏了!”
“是嗎?”許攸道,“果然不出在下所料。”
何進道:“不過,子遠你知道馬躍是怎麼贏地嗎?”
“嗯?”
何進凝聲道:“馬躍這廝居然一把火燒了美稷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