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部分,混在三國當軍閥1,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必棄世而去,又有閹黨禍亂中闈、賣官鬻爵、朝綱崩壞,天下亂象已萌,主公若欲成就大業,必覓一處王霸之地以為根本,爾後養精蓄銳、徐圖天下。”

“關中地區以及中原兗、豫、青、徐、荊、揚、冀數州人口眾多,可為根基,可惜主公發於黃巾、曾為賊寇,且兵寇洛陽、天下震動,今雖得天子正名。封為伏波中郎將而北護烏桓,但聲名已彰。必不容於天下豪傑,所以。在關中地區及中原,主公是不可能獲得士族門閥支援地。”

郭圖道:“中原雖好,卻也養不了主公麾下虎狼之師。”

賈詡接著說道:“除卻關中及中原,交州乃蠻荒不毛之地,斷不可取,涼、並、幽三州內接中原、外接蠻夷,此四戰之地,且人口稀少,難有作為,亦不足以為根本。”

自渡黃河北上,馬躍就一直在苦苦思索未來出路,卻終於所得。此時經賈詡三言兩語一頓分析,馬躍地思路逐漸清晰,既然在中原不可能獲得支援。交、涼、並、幽四州又不足以做為根本,那就只能跳出大漢版圖去尋找根基了!

“關中、中原皆不可得,交、涼、並、幽不足以為根本。”郭圖哀嘆道,“天下之大,幾無一地可為我軍根本乎?”

馬躍與賈詡幾乎是同時應道:“不,有一處可為根本!”

話落,馬躍與賈詡相視一笑,郭圖急不可支地問道:“主公,文和兄,卻不知何處可為我軍根本?”

馬躍向賈詡道:“文和,不如你我各書心中所想之地於掌心,爾後請公則觀之?”

賈詡微笑道:“詡~~敢不從命。”

馬躍微微一笑,執筆在手於左手掌心寫下兩個字,爾又將筆交於賈詡,賈詡亦於左手掌心寫下兩字,旋即兩人同時伸出左手。置於郭圖眼前,郭圖抬眼望去,卻見馬躍掌心寫有“河套”兩字,賈詡掌心卻寫著“朔方”字樣。

“河套,朔方!?”

郭圖目光一凝,不由念出聲來。

漢水(黃河)東流。沿賀蘭山北去,遇陰山而東流,遇呂梁山再折而南下,形成“幾”字形。“幾”字之內、長城以北地地區即為河套地區!河套原為匈奴故地,武帝時逐匈奴於漠北,盡收河套之地,置朔方郡,光武中興。劉秀行收縮政策,大肆放棄邊境郡縣。河套地區從此脫出大漢版圖。

乃然留居於此地漢族流民及月氏、羌、氏、屠各胡、匈奴、鮮卑等族世代混居,逐漸形成了一個統稱“羌胡地松形部落聯盟。

賈詡掠了馬躍一眼,目露激賞之色。說道:“河套地區河道縱橫、水草豐美。既利於農耕,亦宜於遊牧,足以養活數百萬人眾!且南結長城,外依漢水,四面天險,進可攻、退可守。實乃最佳之選。”

郭圖想了想,提出異議道:“然河套地區為羌胡所據,羌胡各族控弦之士累加不下十餘萬,我軍兵少僅只兩千餘騎,取之難矣。”

賈詡道:“凡事需循序漸進、依次而行,主公可先擊破張純、張舉之叛軍以定烏桓,再驅烏桓之眾西取河套。盡得羌胡之地、匈奴之眾,爾後背倚河套之固,裹烏桓、羌胡、匈奴之眾北擊鮮卑,則萬里大漠盡歸主公所有,十萬鐵騎唾手可得,待中原群雄混亂力疲。主公再揮師南下,又何愁大勢不成?”

馬躍聞言霎時雙目一亮。賈詡簡簡單單地三言兩語,便明確了馬躍軍事集團今後地戰略方向,那就是先定烏桓,後取河套,再後掃平漠北,最後挾裹十萬鐵騎南下逐鹿中原!這就跟諸葛亮隆中對中三分天下說,明確了劉備集團地戰略方向一樣,意義非同小可!

有了明確地戰略指導,做事才不會像沒頭蒼蠅般亂闖亂撞。才不會漫無頭序,才能按部就班,向著既定地目標穩步前行!

郭圖略一思忖,旋即目露悚然之色,向馬躍道:“主公,文和所言甚是有理。”

馬躍目光凜然,沉聲道:“公則,加緊蒐集叛軍情報,尤其要密切注意烏桓各部地最新動向。”

郭圖道:“遵命。”

……

中平二年春,漁陽人張舉。前中山相張純反。裹眾九千餘攻略幽州治所薊縣。幽州刺史劉虞急令護烏桓校尉公■稠徵發烏桓兵征討。公■稠為人暴戾、貪婪,遂強徵烏桓兵九千餘騎往討,並藉機大肆擄掠烏桓婦女、財貨,不數月,遼西烏桓大人丘力居返,率眾叛亂,遼東烏桓蘇僕延部、代郡烏桓普夫盧部、上谷烏桓那樓來部皆反,一時間賊勢浩大。

五月間,丘力居、蘇僕延率烏桓三萬餘騎,叛入張純、張舉叛軍,合眾十萬餘,寇掠右北平,公孫瓚率部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