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部分,混在三國當軍閥1,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撤走,連馬躍的中軍也撤出了沮陽,三路大軍已經合兵一處,正沿洋水回師寧縣,看樣子是不準備攻打薊縣了。”

“不能吧。薊縣存有錢糧無算,馬躍生性貪婪、豈肯錯失如此良機?”公孫瓚蹙眉沉思片刻,凝聲道,“馬躍此舉大反常態,莫非其中另有文章?”

“呃~~”公孫越撓了撓頭,疑惑道,“兄長之意,馬躍是在耍花招?先佯裝回師,然後回戈一擊、偷襲薊縣?”

“很有可能。”公孫瓚道,“不過算算時間士起差不多也該回來了。馬躍若有什麼陰謀,等士起回來一問便知。”

“大人。靖~~回矣~~”

公孫瓚話音方落,帳外人影一閃,關靖已經越帳而內,公孫瓚撫掌大笑道:“說士起,士起至矣,哈哈哈~~”

關靖向公孫瓚恭恭敬敬地行了一揖,朗聲道:“靖~~參見大人。”

公孫瓚上前扶住關靖,親熱地拉著關靖之手直趨席上,關切地問道:“士起免禮,此去沮陽卻不知馬躍如何答覆?”

關靖緩了口氣臉顯肅然之色,向公孫瓚道:“大人,也許~~我等皆錯看馬躍將軍了。”

“哦?”公孫瓚臉色一變,凝聲道,“士起何出此言?”

關靖道:“世人皆謂馬躍狼子野心、冷血嗜殺,卻不知其時是為生存所迫,乃不得已而為之,今~~彼既為朝廷重臣、奉詔戎邊,豈可與往昔一概而論?若以一己之私妄猜他人之心,往往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公孫越聽得滿頭霧水,不耐煩道:“唉呀,士起大人有話就直說,別繞來繞去了,末將都快讓你給繞暈了~~頭痛。”

關靖吸了口氣,正色道,“大人,馬躍將軍已經以八百里加急向朝廷上表,奏請大人代劉虞為幽州牧!”

“真有此事?”公孫瓚失色道,“原以為馬躍不過是試探之言,不想竟是真地?”

公孫越也不通道:“馬躍竟有如此好心?”

公孫瓚道:“士起,其中是否有詐?”

關靖反問道:“以如今幽州之局勢,馬躍有必要對大人使詐嗎?如果馬躍想當幽州牧,放眼幽州又有誰還能阻止他?幽州地處蠻荒、遠離中原,縱然天子想要阻止,怕也是鞭長莫及罷?”

“這~~總得有個原因吧?”公孫瓚蹙眉道,“常言道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馬躍平白無故將幽州讓與本官,本官在沒有弄清楚事情緣由之前,終究心裡不踏實呀~~”

關靖長嘆道:“無他,馬躍之意不在幽州耳。”

“馬躍之意不在幽州?”公孫瓚愕然道,“然則意在何處?”

“河套!”

“河套?”公孫瓚皺眉道,“河套沃野千里、水草豐美,且易守難攻、緊鄰中原,地勢固然險要,然而此地蠻夷雜居、漢人稀少,民風雖然驃悍卻缺乏王化,欲求一士人而難得,縱然佔據此地又能有何作為?”

關靖道:“下官卻以為,馬躍舍幽州而取河套乃是明智之舉,馬躍若強佔幽州,必為各郡士族所不容,早晚必亡,若取河套,則可施以鐵

各方勢力,至少可以建立起一支虎狼之師,於中原大逐鹿之時佔據一席之地。“

“此是馬躍親口所言?”

“親口所言。”

公孫瓚道:“如此說來,馬躍表本官為幽州牧乃是真心實意嘍?”

關靖道:“下官以為的確如此,馬躍將軍是真心誠意想與主公結盟!”

“嗯!”公孫瓚點頭道,“常言道來而不往非禮也,馬躍既然如此客氣,本官總也該表示一番心意吧?”

關靖道:“大人不妨上奏天子,將劉虞勾結鮮卑欲謀害馬伏波之事具實相告,宣告劉虞之死乃是罪有應得~~”

“什麼?”公孫瓚神色一動,問道,“劉虞真死了?”

關靖道:“目前尚未處死,不過也活不過兩天了,兩天之後馬躍就將在寧縣活祭英魂,殺劉虞於管亥及三百冤死將士之靈位前。”

公孫瓚道:“管亥及三百將士於本官有恩,如此大事不可不往吊,士起,速隨本官前往寧縣~~”

關靖道:“大人英明。”

……

兩日之後,寧縣。

“嗚嗚嗚~~”

“咚咚咚~~”

綿綿不息的號角聲以及激越至令人窒息的戰鼓聲中,一隊隊全裝慣帶計程車兵從軍營裡浩浩開出,進至校場上列陣。黝黑冰冷的鐵甲匯聚成一片翻騰地黑焰,一排排鋒利的長槍直刺長空。映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