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炎風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初試清理鹽政,林羽之穿越日常,烈炎風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臣等不察,臣等有罪,請皇上責罰!”眾臣忙跪下請罪。
眾大臣多是先皇時期的舊臣,經的事兒也多,察言觀色是基本常識,心裡都知道,皇上恐怕是要對這張霖開刀,現在恐怕已是箭在弦上,蓄勢待發。
“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長蘆鹽場,還是在京師周邊,朕之腳下,已然明目張膽官商勾連,牟取暴利,又兼之拖欠國庫稅款,此種行經與國之蛀蟲無異!朕亦絕不會姑息養奸,必從嚴查處。”榮景帝自己講著講著,竟將自己的火氣也越講越大了,如不是考慮有辱斯文,簡直是要破口大罵,方能發洩解氣。
自己做皇帝的窮的叮噹響,出兵都沒銀子,下面一個鹽商就貪腐數額巨大,斂財數眾,家中已然貪腐的流油,還蓄意拖欠朝廷稅款,是可忍孰不可忍!
“常全,將這兩份摺子給眾位大人傳閱一下吧!”榮景帝威嚴的說道。
朝堂上的眾人依次傳閱,間或點頭、搖頭、皺眉、擦汗等等,反應不一。
“汝等可有異議啊?”榮景帝環視四周,對著眾臣發問。意圖明顯,有什麼意見抓緊提,別一會朕說了安排你們再一個個的跳出來。
確實有個別大臣有說情的想法,但看著皇上這架勢,為了多個分銀子的出處,硬頂皇上也不划算啊!大不了倒了一個張家,還會有李家、馬家,自己的官帽戴的穩,何愁誰來幹啊!孝敬錢自然少不了的,也就犯不上出頭了。
這張霖乃前朝降臣,此時即可看出,一點體面是先皇給的,今上也是給先皇上一份面子,給個身份,到底是根基尚淺,朝中也無緊要的關係,無人幫著說話啊!
榮景帝看並無人跳出來反對,也覺得滿意,接著說道“朕看眾臣工都無異議,如此,刑部尚書查爾齊、都察院左都御史蔡儒忠、大理寺卿馮正齊。”
三名被皇上點到的官員齊齊出列“臣在!”
“朕著你三人負責徹查此案,與此案相關人員亦要嚴厲查處,不可姑息放過,追繳所欠稅銀,查抄販賣私鹽所謀之利。”榮景帝對著三人下達旨意,此事基調一下子就定下來了。
“是,我等必會秉公辦理。”三人應下。
常全得皇上示意,宣道“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眾人還在回味張霖這件事,俱無人應。
常全見無人出列,才道“退朝”!
榮景帝滿意離開,各王公大臣反應不一。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這事最應該愁的,除了這個被兒子坑了即將倒臺的張家,就要數在天津的長蘆鹽運使司了。都轉運使及其手下的同知、副使、判官等人,這些人既便無貪沒,但一個監管不利、治下不嚴,也夠眾人吃不下去的,更何況還難有清白者。但這些人現在哪裡能這麼快得到訊息,自然不知禍事臨頭。
而最開心受益的,恐怕也就是蔡御史和雷知州這對老相識了。
不論二人出發點為何,在榮景帝看來,這就是識趣的,知道體諒自己的難處,想辦法出力解決,這樣的臣子總比互相推諉扯皮的老臣來的實惠。
榮景帝心下高興,對二人的職位也有一定的考量。
......
刑部尚書查爾齊、都察院左都御史蔡儒忠、大理寺卿馮正齊,三人開始對張霖、張壎一案進行三司聯查、會審。
而在天津的雷興的心情也鬆懈下來,事情成了!
因為他也接到了皇上徹查此事的訊息,以及加封的聖旨:天津知州雷興實政為民,剛直不阿,明察秋毫,直言上書,著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予協助調查張霖私鹽一案,追繳天津鹽商曆年所欠鹽稅,清理不法鹽商、官吏,肅清天津鹽政!
這個封賞和任命不可謂不重,由外任的從五品天津知州,官升正四品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這可不是簡單的連升三級。很多敏銳的官員已嗅到了不尋常的氣息。
......
坑爹兒子張壎從張府出來,立即行動,追查此事,一定要把背後挑動此事之人捉出來,狠狠的報復回去!
“敢在背後陰老子,先教教你做人!”這是張壎的心聲。
實際行動上要從出了張府說起,張壎出了張府並沒有迴天津,這樣的事情,直接交給張勇去辦,在天津地查點事還是可以做到的!只看是哪些人去知州府報官?人救出去都安置在什麼地方了?整件事的相關之人就能理出,定然都跑不了。
張壎昨日酒醉,又被攪了好事,後來又急趕回京,現在少不得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休息。八大胡同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