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三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章 一點殘雲,衝出四合院,七五三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12章 一點殘雲
1978年3月1號,週三,冷。
雖然今天是全國各大高校開學的日子,但有些人是第二批招錄的,他們的錄取通知書到得有些晚,加上戶籍變動什麼的手續,回家報喜之類的,導致很多新生還在路上。
而戲劇學院這邊選考生的時候,多了些功底要求,今天到校的新生就有些少,才12個。
張和平掃了一眼新招的8個女生,長相中上,年齡在17至21歲之間,衣著一般,不知道她們以後會不會被潛規則。
回教室報到,老師又單獨找了張和平出去談話,詢問他要不要轉導演系。
導演……潛規則?
算了!
張和平為免麻煩,乾脆說了不轉系的原因:想在今年畢業,然後去日島留學。
理由是,今年2月16號簽了《中日長期貿易協議》,他想去日島學技術,免得日島人拿落後技術騙咱們國家的錢!
回想這些年他與齊主任打交道,雙方談不上感情,只能算是熟人;以張和平現在的身份、人脈,以及當前的政策,只需要簡單維持這份關係即可,不用像以前那樣送魚送肉了。
若是一般學生這麼說,老師估計會認為他痴心瘋。
每人3本書,還是蠟紙印的線裝本。
簡單謝過,張和平就應老師要求,叫了幾個男同學去當苦力,把這學期的課本搬進了教室。
張和平他們41個77級的學生,主要工作是佈置舞臺,包括搬道具、換背景什麼的。
張和平倒是有信心用竹編工藝品出口創匯,但投入的精力,與收穫不成正比,他就沒什麼動力去做。
這些學生爬上高架後,只需待在上面,根據預先設計的,按節目場次調整燈光即可。
有幾次,節目導演沒法清晰表述想法,一群學生聽得雲裡霧裡的時候,是張和平拿起紙筆一畫,把導演想說的表現畫了出來。
新生沒到齊,迎新晚會推遲,繼續排練,繼續唱。
課本一發,他們41個舞臺設計、舞臺燈光專業的學生又被安排去表演廳打雜了。
張和平倒是想幫學校佈置遙控轉動的燈組,但學校沒經費;將張和平寫的物件清單報上去後,一直都沒批。
工作最輕鬆的,要數臺下輔助指揮的張和平,那傢伙能說會道,繪畫功底又強。
“和平,你說我們街道開一個竹編作坊怎麼樣?”齊主任高興說道:“我已經聯絡了木材廠那邊,他們可以給我們提供竹子。”
再一想學校主任對張和平的客氣態度,老師無奈一嘆,“今年6月應該能畢業一批,我先把你報上去,看看學校今年怎麼考核。”
但張和平的副處級待遇擺在那,這老師就以為是上面對張和平的安排。
張和平隨口應道:“只要供銷社或其他單位願意收,那就沒問題。”
所以,大家都忽略了張和平站在臺下的本質……偷懶!
工作相對輕鬆的,是輪到去高架上調整燈光的學生。
“除了竹編,還要做什麼?”張和平一邊說,一邊將人帶進了正屋。
“你覺得竹編能拿到廣交會上去出口創匯嗎?”
下午放學,張和平回到後海北岸7號院時,後海街道辦的齊主任已經守在門口。
齊主任這話,讓張和平不由多看了他兩眼,說道:“廣交會上有竹編商品,但我不清楚銷量如何,你得問問土產外貿公司那邊。”
“街道上的無業婦女有些多,我本來想組織她們製衣、做醬菜,但搞不到布和菜。”齊主任有些無奈地坐在正屋的飯桌旁。
張和平給茶壺裡添了茶葉和開水,說道:“婦女也可以弄竹編,說不定比男的編得還好看。”
“不過,要開竹編作坊,還需要大鐵鍋燒水殺青,以及配套的木柴。”張和平給齊主任倒上茶水後,繼續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