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2部分,庶門,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想跟舞蹈宗師一較高低,來證明平生所學不是白學。
司馬璇兒雖然已經猜到劉愈跟柳麗孃的關係,但她很識趣,什麼都沒說。回到宮裡也三緘其口,連李遮兒問詢她也做了隱瞞。
時間很快到了十一月下旬,自從柳麗娘在曉花樓當了三清教掛名的教主,劉愈所編寫的新教義便在三清教內部傳播開來。自開始肅清三清教開始半個多月時間,劉愈也一直都在觀察情勢的轉變,細作也會將三清教內部的情況反饋給他。
到十一月底,長安城內已經恢復了太平,原本的戒嚴也變成宵禁,長安城百姓的生活也趨向於正常。在長安城內,到處都充斥著對“邪教”的鄙視,甚至連叫花子,都能說出邪教的巨大危害,劉愈知道這是京兆府的功勞,王虎在宣傳這件事上做的不錯,該做的也都做了。
而從十一月下旬開始,派駐到地方上六部的官員,第一批也已經回來了。
回來的這批人,基本都是到地方走了個過場,看了看風土人情。說是要肅清三清教。很多官員連三清教教徒的影子都沒看到。便已經打道回府。不過劉愈顯然沒那麼輕易放過他們,六部第一批人剛回到長安城家裡,屁股還沒坐熱,劉愈便已經在雅前殿召集,令他們在一天時間內,把地方上肅清三清教的經驗和總結寫出來,第二天朝會上就要上交。
劉愈也明言,若誰寫的不好。敷衍了事的,官也不用當了。
這批官員一聽個個自危,他們也真怕劉愈藉機會肅清朝中敵對政黨,都怕惹火燒身。
在回來這批人中,並沒有六部的尚書,領頭的都是侍郎及副官級別,劉愈也特地讓六部的主事人在地方上多呆些時日,多瞭解一些民生。
自從李延年離開長安城後,李遮兒便從來沒有過問過父親的事,看起來她對家裡人絲毫都不關心。不過劉愈卻發現私下裡,李遮兒收到家裡的一封家書。似乎說的便是李延年的事。李延年當初得脫不死,妻離子散,重新在朝為官之後娶了幾個小妾,且已經有小妾為他生下孩子。也就是說,李遮兒現在已經有了同父異母的弟妹,現在李家當家人不在,而李家又人才凋零,李家有什麼事自然要求助於已經身為皇宮中女人的李遮兒。
在飯桌上,劉愈也問了李遮兒家中是否有事,李遮兒表示沒事,不過私下裡,李遮兒也把家屬拿給他看,劉愈才知道李延年離開長安城後便跟家裡斷了聯絡,連封信都沒寫回去,她的那些姨娘都擔心丈夫回不來,才向她打探李延年的事,但因為宮闈深宮大院,李遮兒的姨娘只能寫了信,託了關係才把信送進皇宮。
“你父親離開長安城後,沒跟家裡有聯絡?”劉愈在看完李遮兒的家信之後,覺得有幾分詫異。
李遮兒點點頭,沒多說話,雖然表面上她裝作對家裡不關心,但實際上,她也的確斷不了李家的親情。李延年以前再怎麼渾,那也是她的父親。
平日裡李延年的父親,對家裡那些女人也算疼愛,這點朝中上下也有傳言,說他為了延續家族血脈,對家裡的女人是百般呵護,一些老臣也開玩笑說,畢竟李延年是老牛吃嫩草。李延年離開長安城後,給朝廷的彙報不少,這些彙報是不用尚書本人來寫,所以劉愈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李延年寫的,又或者是李延年已經“叛逃”了。
“回頭,我找人到地方上見見你父親,讓他帶個平安給李家的人,讓她們暫時不用擔心。”
劉愈拿著那封家信出來,直接找了負責情報工作的瞿竹,讓他去調查李延年到底還在不在地方上。讓他查清楚第一時間過來回報。
劉愈也知道朝廷大臣叛逃的危害性,之前在他完全沒有想到時,他所信任的楊烈突然失蹤,蹤影全無,那時候他就留下一個心眼,不能過多的相信外人。不管怎麼說,他在搞情報調查別人不為人知的秘密,別人也一定在反調查他,這些事他必須要做的小心。比如在調查情報上,他就把人物分給瞿竹、瞿書和柳麗娘三系人,然後綜合情報來分析局勢。三系情報中關於三清教內部的,柳麗孃的最為確切。
在瞿竹著手調查李延年是否叛逃的第二天,臘月初一,劉愈突然得到柳麗孃的線報,說是三清教內部有不尋常的聚集活動,並且已經在兩天前開始,聚集的方向,便是劉愈曾去過一次的朗縣縣城。
柳麗孃的住所裡,柳麗娘把從三清教內部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傳給劉愈,這訊息,其實本來三清教蘇哲派系的人也在保密,從上面下達下去的指令是,讓被朝廷壓迫的教民跟著神的指引往西走。開始時,柳麗娘只是分析,這是蘇哲派系為了把長安城周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