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0部分,庶門,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行人趕緊讓家眷上了馬車,一行浩浩蕩蕩往城北門方向而去。
到了城北門,前面的馬車突然停了下來,繼而車隊也跟著停下來。
蘇孝正想著是什麼事,便見到城門口方向好像是很安靜,他跳下馬車,便見到路上一個人都沒有。所有的商戶都是大門禁閉,就好像城市被戒嚴了一樣。
雖然已經預感到朝廷會有所行動,但在遇到這突變時,他的心還是不由揪了起來。
再看城門的方向,雖然城門大開,但一隊一隊計程車兵已經把城門嚴密地看守起來。還有個男子,抱著一個婦人共乘在一匹馬上,抱著那女人笑盈盈看著他們。
這兩人對於藩王和藩主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一個是應該在回程路上的臨王劉愈,另一個是他們的“盟友”,也是他們當中的叛徒昭蘇氏。此時,昭蘇氏身體有些伏低,而她身上的衣衫也有些不太整齊,長裙被從後面挑了起來,而劉愈的前胸跟昭蘇氏的後背貼的緊緊的,看昭蘇氏一臉神情恍惚的模樣,不難讓人猜想他們到底在做什麼。而此時劉愈一臉春風得意的模樣,就好像在等這些人自投羅網。
藩王和藩主們都從馬車上下來,因為他們的隨從不多,他們甚至不敢與面前朝廷的軍隊有對敵,而一個身影從人群中閃出來,喊了一聲“孃親”,想往前走,但發現那麼多雙眼睛盯著自己,還有那麼多火槍對著她,她也有些膽怯不敢上前。
此女正是昭蘇氏的女兒昭迎曦。(未完待續。。)
第五百九十章 陣前的風韻事(中)
劉愈不聲不響回到長安城,已經讓這些藩王感覺到災禍臨頭。現如今,硬拼不是什麼好辦法,現在唯一的出路,或者就是不承認,反正還沒有出城,劉愈沒有證據。
蜀王蘇孝下了馬車,直接往前走幾步,給劉愈行禮。雖然兩人都是王,但蜀王現在已經被降格為郡王,劉愈是攝政王,在級別上劉愈要比蘇孝高上一點,其實本來蘇孝也可以不用行禮,但此時心裡有鬼,表現的謙遜一點,他也盼望劉愈能突然“良心發現”。
“不知臨王殿下回長安,未能親自出城遠迎,實乃臣下之過。還望海涵!”
蘇孝行了禮,還自稱“臣”,已經顯得很謙遜,沒想到劉愈只是一笑道:“本王回長安城,沒對任何人說,蜀王何過之有?不知道諸位這是……要往何處去?”
此時劉愈雖然看起來神情和善,但水都知道背後醞釀著怎樣一場暴風驟雨。蘇孝先是看了蘇成舉一眼,轉過頭對劉愈道:“我們一同出城,去祭拜河間郡王……”
劉愈早就知道蘇孝是不會承認要逃跑的事,現在這些藩王和藩主被抓了現行,也由不得他們不承認。
“出去祭拜,怎的還……帶了這麼多家眷?難不成,是要打著祭拜的名義,商議什麼不軌的事?”
蘇孝有些惶恐道:“臨王殿下明鑑,我等出城祭拜帶著家眷,只是為表誠意。”說到這,蘇孝還特地看了被劉愈抱的很緊的昭蘇氏。“本來我們相約河間郡主一同前往。誰知河間郡主不知去了哪裡。所以我們才……”
劉愈臉上一笑,反倒沒追究什麼,下令道:“原來如此。吩咐下去,讓開一條路,讓諸位郡王和藩主出城到河間郡王墳前祭拜……”
劉愈說完,果然後面計程車兵讓開一條路,倒讓蘇孝等人拿捏不準劉愈到底要做什麼。
劉愈顯然不會讓他們出城逃走,那演戲演全套。他們就必須到河間郡王的墳頭去走一趟。可河間郡王又不是葬在皇陵,他們根本就不知河間郡王的墳頭在哪。
讓開一條路,藩王和藩主們卻沒有動的,劉愈驚訝道:“諸位,怎的不去祭拜,難不成是不認識路?哎呀,這個本王也幫不上忙,其實本王也不知道河間郡王葬在哪裡……河間郡主,你應該知道吧。”
此時昭蘇氏全身疲軟,卻還被劉愈從後挾持著。全身都好像酥了一樣。她聞言,勉強抬起頭。發現這麼多人盯著自己看,臉上潮紅一片,低聲答了一句:“妾身知道。”
劉愈笑道:“那就勞煩河間郡主引路了。”
說是讓昭蘇氏引路,但劉愈顯然不會放她下馬。等昭蘇氏的身體隨著馬匹再次上下顛簸,她的身體更加吃不消,她巴不得劉愈早些結束對她的“蹂躪”,如此她才可以不在眾人面前丟臉。此時她也很怕女兒知道她在跟劉愈做什麼,她也知道,女兒早晚都會明白,這件事逃都逃不掉。
藩王和藩主各自上馬或者馬車,被眾多計程車兵所簇擁著出城。而此時劉愈回到長安城的訊息也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