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戴笠,愛之冰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戴笠探得一情報,馬上密報蔣介石,並派出自己僱請的情報助手王孔安赴北平秘密參加汪精衛於8月份召開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瞭解會上各派的政治態度,再隨時密報蔣介石制訂安撫收買的策略。
又說被蔣介石聯合部挫敗的奉系已由張學良統領,張學良慧眼識珠,覺得當今中國群雄並舉,到時最有希望奪得最後統治權的非蔣介石莫屬,遂決定退出反蔣聯軍,宣佈擁護蔣介石,調轉槍口對準了反蔣勢力。
此時,蔣利用戴笠蒐集的反蔣聯軍內部的情報進行收買策反工作收到成效,這時“倒戈將軍”石友三投奔張學良,反蔣聯合陣線發生動搖;接著是閻錫山部下見大勢已去,也揹著閻錫山自找門路,紛紛與蔣介石、張學良接上了關係。馮玉祥的高階將領,也都相繼倒戈,其他雜牌軍更是迅速易幟,掉過槍頭向反蔣聯軍開火。結果反蔣聯盟與蔣介石較量了7個月後,在蔣的內外夾擊下徹底失敗。
張學良率東北軍主力入關,幫助蔣介石打敗了反蔣聯明軍,進駐平津,收編晉軍,主持華北地區的政事,權重一時,為進一步拉攏張學良,溝通與線部的經常性聯絡,同時也為了掌握張部的內部情況,蔣介石戴笠作為自己的代表赴北平晉謁張學良。戴笠受此重任,深感殊榮。他到北平後,不急著見張學良,卻對張學良身邊的人事關係考察了一番,瞭解到張學良警衛旅的團長吳泰勳年方19歲,其父吳俊升與張作霖同死於皇姑屯炸車案。為些張學良與吳泰勳結拜為兄弟,意在照顧。因是父輩子輩的雙重關係,張學良知戴笠是蔣的代表和心腹親信,也格外推重。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張、吳、戴的關係逐漸親密起來。戴為了搞好與他們的關係,特提議與張、吳結為兄弟,張學良與吳泰勳掌握到東北軍內部許多內幕情報,回到南京後向蔣介石彙報。從此,蔣基本上把對付東北軍的工作交給戴笠處理,極大地加強了戴在蔣心中的地位。
蔣介石快刀斬亂麻,採取各種手段削弱各派軍閥勢力,然而在政治上,他的日子並不好過,很快陷入了一種新的困境之中,國民黨內,他的勁敵胡漢民、汪精衛藉助廣東軍閥陳濟的武力,聚集反蔣派在廣州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