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寶天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6章 殿試三策 (白銀盟3/50),鹹魚翻身的正確姿勢,二寶天使,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一眾禮官的唱誦之下,這群學子們,將早早培訓過的禮儀流程施展了一遍之後,才在臺上的武皇陛下的話語下,坐回到了自己的坐位置上。
“諸位免禮,今日中乃是殿試之期,乃是為國為民的取材之日。”
“各種虛禮就免了吧,還是讓諸位考策官員,將本期殿試的試題,發下去吧。”
聽到上方的武皇陛下開了口,下手的八名官員,則是齊刷刷的回答了一聲喏。
但是待到武皇看清楚了下面的幾個人,幾張座椅,幾位策考官員的面孔之中,反倒是給氣笑了。
平日中策考官是作為殿試之中的皇帝的輔助者的作用,所存在的。
按照殿試之中的規矩,策考官的人數,最多不超過四名,平日中的標配是三名左右的固定名額。
而且這些策考官的身份多數都不是高官厚祿的實權之人,很多都是在禮部任職的,文風瀟灑,素有才名的知名人士來擔當。
這些人的行文風格,為人處世就代表了才子的風範,都是才子了,自然不是那汲汲營營的實幹家,多數也就是做到個六五四品的官員,都是頂天了的。
但是現如今,今日中的策考官,真是史無前例的齊全。
行,你武皇陛下不是搞特例嗎?
那我們朝臣們也來上一次。
你不按照常理出牌?
咱們大家一起吧?
以狄閣老,張柬之為首的實權派的幹事們,加上現任的禮部,吏部的侍郎,齊刷刷的都出現在了武皇的面前。
這是為她接下來所實施的作弊計劃,添堵呢。
成,誰怕誰啊?那就來吧。
看在眼中的武皇陛下默不作聲,看著那些四品的郎官們只能去做那下發試題的工作,一個個的還挺樂意的。
而待這統一的試卷發放下去之後,拿到了試卷的顧崢,則是輕輕的鬆了一口氣。
殿試因為時間的關係,自唐起,就只是做三個小策。
而每一次的殿試的策,都是根據當時的皇帝在朝廷中,會遇到的最多的問題,所展開的。
這是檢驗一個新進進士的能力的最佳的標準。
是區分那種實幹派的官員,與辭藻華麗的文士之間的最明顯的區別。
在大周朝之中,取士的時候,是一半一半的。
因為武皇在喜歡華麗的文風的同時,同樣也被這龐大的國家之中的穩定民生,權臣與李唐政權以及武周政權之間的平衡關係,所煩擾著。
她希望多一些能夠忠心於她的實幹家的出現,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朝臣是終於這個國家,而並非是她武則天本人的。
她想延續大周百年,而不是隻有她這一代的風光。
這一次武皇的中心思想也是十分的明確的,第一條小策,就是極力的表達她對於開科取士的渴望,以及親舉殿試的重要。對於此的辯論,是帶著一點歌功頌德的意味的。
但是出於大周朝時期起,才算真正的開創了科舉之道來說,顧崢認為,這是值得頌揚的。
要知道,顧崢輕易不夸人,他要是誇起人來,是不把人吹的飄飄然了,是停不下來的。
所以,草稿紙上的顧崢埋頭做的飛快,這對於骨氣之感慎重的某些人來說還需要斟酌一下,但是這對於顧崢來說,只是在說‘大實話’罷了。
須臾的功夫,雪白的草紙上就謄滿了第一策的破題答案。
而當顧崢收了最後一筆的時候,才開始專心的看起這第二策的承題。
這第二道的小策,就十分的有趣了。
竟是與這個國家的軍事有關。
眾所周知,大周朝的對外戰爭要遠遠的比它的前幾代的李唐君主們的對外戰爭,要少的多。
最讓人擔心的是,他們在對外的戰爭之中,已經有了頹廢之勢,幾次的攻防戰與邊境的摩擦,竟然是由大周計程車兵們,採取了防守之勢。
而在邊軍之中,募集才用到的藩將,則是越來越多。
蠻胡,高麗,甚至於西南的屬國當中,都有那外藩的將領,在大周朝內,擔任要職武將。
在對外的戰場之上,竟是達到了胡人對戰胡的境地。
前些日武皇的周軍大比拼之中,奪得前幾名的將領,竟是沒有一個大周朝本土之人。
那個得到了第一名的李姓的高句麗的屬將,竟是跪趴在武皇陛下的面前,讓她莫要再舉行這樣的比試了。
因為若是讓那些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