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1部分,大明官,風雅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結萬貴妃的官員很多,但只有萬安能真正與萬貴妃建立起常態聯絡,這也是萬安能穩坐首輔寶座十年的原因之一。
雖然萬通已經去世,但夫人王氏還在,王家姐妹仍可進宮。憑藉萬貴妃在後宮的特權和地位。做點不合規矩的事情不足為奇,招女眷來解悶很容易。
所以萬安思量過後,發現在“三管齊下”裡面,走後宮路線把汪直與方應物離間了、順便進方應物的讒言是最容易辦的。明天就傳個訊息到宮裡去,然後等著萬貴妃召王氏進宮就是。
按下萬安籌謀報復不提,卻說正值朝堂正道人士歡欣鼓舞之際,不免還是有一些陰影存在。比如說,東廠悄然、低調的從東安門內搬到了西邊來。
不過所謂低調都是東廠自以為是的,東廠的一舉一動都非常招人眼球。豈能真低調?群臣感到有點憂慮不外乎兩點,一是當年西廠惡行累累,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這會兒東廠搬到了西廠舊址。不免讓朝臣想起些不愉快的往事,今時東廠提督和當年的西廠提督可是同一個人。
二是朝臣大多居住在西城,廠衛這種衙門搬到隔壁街坊。顯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總讓人產生些許被就近監視的感覺。
不過讓諸君感到萬幸的是。這幾年汪芷行事低調成熟了許多,不像七八年前初出茅廬時那樣橫衝直撞、肆無忌憚。最後毫不講理的將朝堂攪得雞飛狗跳。
隨後東廠提督汪太監的外宅選址也確定下來了,有了外宅自然就需要有夫人,於是乎汪太監成親的事情又在輿論中提上了日程。候補夫人也幾乎只有一個,就是曾在北方建功立業的孫夫人。
關於孫夫人,前陣子也在輿情中熱乎過一陣子,主要緣故就是她和方應物、汪太監之間的三角糾纏。當時很多人為方應物抱不平,給了方應物很大的輿論壓力——如果方應物做出瀟灑姿態放手,就可能被視為畏懼汪太監權勢,或者被視為膽小怕事,連自己的女人都不敢爭。
但現在就是重提時,孫夫人歸宿問題自然而然的與廷議牽扯起來了。據江湖不可靠傳聞,方應物為了進入廷議力挽狂瀾,不惜走了汪太監的門路,而孫夫人則被方應物忍痛放棄,奉送給汪太監。
而且方應物還忍受了汪太監將外宅地址選在自家隔壁的屈辱。是的,據說汪太監有意折辱方應物,故意將方應物隔壁宅院翻修成外宅,作為她與孫夫人成親的場所。
眾朝臣對此表示理解,與江山社稷的前途命運比起來,一個女人算什麼?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方應物不惑女色,做得非常好,而且為了大義忍受個人委屈的美德實在高尚,足為天下讀書人的楷模。
這些流言傳到了方應物耳朵裡,方應物對此哭笑不得,人民群眾的腦補力量實在強大。不過也好,算是在汪太監和孫夫人成親的事情上,幫著自己找到了一個臺階下,避免了別人強加給自己的義務和名譽。
就在這時,方應物找到汪太監,在床單上付出辛苦之後,提出了條件:“雖然這幾天你很忙碌,但有件事要讓你去做,你該進宮去探望萬娘娘了罷?”
汪芷慵懶的翻了個身,“萬娘娘心情不大好,我沒敢去見她,這次幫你進入廷議並保住了太子,說不定萬娘娘已經遷怒於我了。你叫我去找萬娘娘作甚?”
方應物答道:“當然是先發制人了,那首輔萬安必定緊鑼密鼓的籌劃報復我,總不能束手待斃罷?
想來想去,覺得萬娘娘與首輔萬安之間有文章可做,別告訴我說萬安與邵妃走的太近時,萬娘娘會無動於衷。就該趁著眼下這個機會,先行離間萬娘娘與萬安,叫萬安無暇他顧,我當然就保住平安了。”
汪芷點點頭道:“明日我就進宮參見萬娘娘,把你的話解釋給萬娘娘,能不能成就聽天由命了。”(未完待續……)
第七百三十一章 先來後到(上)
大內深宮御花園裡,雖然已到暮春時分,但花園內依舊群芳爭奇鬥豔,令人目不暇接。貴妃萬氏坐在特製的躺椅上,隨意的瀏覽著眼前春光。今天萬氏召了弟媳王氏入宮解悶,眼下就在這裡一邊遊園一邊等待著。
如果再年輕一些,萬氏肯定會徜徉在花圃中散步,不會像此時一樣只半躺半坐著欣賞春光。可是歲月不饒人,今年她已經五十六歲了。
縱然她擁有天下最好的保養,她的丈夫也不惜為她蒐羅海內奇珍,也挽留不住年華。她甚至能很明顯的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活力漸漸流失。
年輕的時候,她能扮男裝挎寶刀,英姿勃發的隨侍天子左右。而如今她只能靜靜的坐在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