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海眼1號(加更1),第三帝國,華東之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能力了。
在歷史上,美國人在1944年的時候,就把自己的TBM魚雷機上安裝AN/APS一20雷達和資料傳送裝置,由飛機和簡單的搜尋雷達組合而成警戒雷達系統。
這套系統,一直工作到了二戰之後,而且還出口到了一些國家,可見已經成熟了。
現在,德國靠著自己先進的電子能力,提前幾年把它實現,也是很正常的。
此時,海眼1號已經艱難地爬升到了三千米的空中,而雷達的預熱也進行得差不多了,後艙的雷達操作員說道:“預熱已經完成,雷達啟動。”
隨著他撥動開關,高達30千瓦的電能,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下面的雷達中去,整個座艙似乎都感覺到瞬間一熱,電流流過各種電路,然後從下面的直徑超過2米的天線上,輻射出去,輻射功率1千瓦。
不錯,這個時代的雷達的能量轉換效率是很低的,大部分的電能,最終都以熱能的形式揮發出去,座艙裡就彷彿是蒸籠一樣。
電磁波在向下面輻射,掃描到海面上,然後再反射回來,首先看到的一些亮點,就是海面上的己方的編隊。預警機在向下掃描的時候,遇到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地面的雜波,會造成嚴重的干擾,後世一直有了脈衝多普勒技術,固定木延遲技術,將雜波濾除出去,才算是有了下視能力。
而在海面上,就不用擔心這麼多了,因為海面是平的,所以,預警機幾乎都是首先從海上預警開始的。
這款先進的雷達,對海面上的大型艦艇,可以擁有超過300公里的探測距離,對低空飛行的飛機,探測距離也超過了100公里,可以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確保航母艦隊的安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