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科羅廖夫和格魯什科,第三帝國,華東之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烏克蘭人,對從事航天專業的人來說,他的名字是耳熟能詳,蘇聯宇航事業的偉大設計師與組織者,第一枚射程超過8000公里的洲際火箭(彈道導彈)的設計者,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運載火箭的設計者、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的總設計師等等。

可以說,如果當時諾貝爾獎能頒發到蘇聯去的話,他肯定會不止一次得獎,哪怕是在冷戰之中,他做出的也是對全人類有益的貢獻。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可能永遠呆在搖籃裡,對航天事業來說,科羅廖夫就是那個把人類送出搖籃的人。

但是,科羅廖夫現在,卻是犯人的身份。

這當然都是大清洗的原因。

在37年的時候,轟轟烈烈的大清洗開始了,和很多無辜的人一樣,科羅廖夫也被判了刑,和那些被槍斃的人比起來,他還是幸運的。

他只被判了十年,去西伯利亞做苦力而已。

當時很多的科學家都被送進監獄了,一瞬間,蘇聯人發現自己沒有科研力量了,於是,很多人又出來了,比如著名飛機設計師圖波列夫等人。

他們出來之後,依舊關心著在監獄裡面的同行們,同波列夫和科羅廖夫就是好朋友,他多次向蘇共中央提出請求,想要讓科羅廖夫離開監獄,恢復正常工作。

而就在這時,蘇聯注意到了德國已經研製成功了彈道導彈,雖然射程不遠,也是一種可怕的大殺器,而蘇聯研製火箭的人才,都在監獄裡呢。

於是,科羅廖夫被放出來了,轉到第4號特種監獄,重新開始研製火箭。

但是,他們依舊需要勞動,白天勞動,晚上才能工作,每天長時間的工作,對他們的身體都是一種摧殘。

當初把科羅廖夫投進去的人,就是貝利亞。而現在,貝利亞是戰時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國防委員會成員,他的任務從情報、外交到組織修造防禦工事、工廠後撤和武器生產等都有。

他知道火箭對蘇維埃的重要,他也知道科羅廖夫的重要,所以,他已經準備好給科羅廖夫提供更好的條件來工作了。

事有輕重,對貝利亞來說,發掘每一個囚犯的勞動力,趕緊建成這裡的石油城,是他目前最重要的,而現在開採出來了儲量巨大的油田,他已經可以交待莫斯科了,所以像科羅廖夫這樣的人才,可以給他們更好的發揮舞臺了。

當年執行斯大林命令最堅決的,就有貝利亞,而在斯大林死後,為大清洗中的犯人平叛,貝利亞也是很積極的。

貝利亞知道這些都是蘇維埃最寶貴的人員。

科羅廖夫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麼態度來對待貝利亞,或者說,他也不關心這樣的問題,他一門心思放在了火箭上。

蘇維埃的火箭,要在他的手下出來!

一支菸抽完,科羅廖夫的計算完成了,他這才扭過頭來,望著貝利亞,說道:“我希望格魯什科能夠和我一起工作。”

對科羅廖夫來說,他必須要有格魯什科的幫助才行。

瓦連京-彼得洛維奇-格魯什科,屬於蘇聯的火箭發動機專家,當初是和科羅廖夫一起被關進去的,科羅廖夫要製造火箭,沒有合適的發動機是不行的,格魯什科是必須的。

(對他們的關係,華東之雄真是相當的感嘆。沒有格魯什科,就沒有科羅廖夫的輝煌,但是在登月火箭發動機上,科羅廖夫卻和格魯什科分道揚鑣了,寧可搞出來無數臺發動機並聯的N1火箭來,也不用RD270.在這裡就不多賣弄了,省的各位大大說騙字數。)

“沒問題。”貝利亞很輕鬆地就答應了。

這次打出來了儲量豐富的大油井,總之,可以鬆一口氣了,貝利亞望著那正在燃燒的油井裡面的石油氣,相當的滿意。

沒有人知道,此時的天空中,正有一架遠端偵察機飛來。

漫長的航程是枯燥的,因為機艙內的容積有限,所以不可能像容克-390那樣,搞出來小型的休息室,讓人在床上睡覺。

他們只能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堅守著,望著外面的藍天白雲,時間就在一點點地過去。

飛過了裡海,飛過了哈薩克,在幾個地標處進行了校準航向之後,這架遠端的容克-86P偵察機,還在慢悠悠地飛行著。

不錯,如果按照戰鬥機的七百多公里的時速來看,它的速度絕對夠慢的了,但是,在高度上和航程上,卻無法比過它。

一萬五千米的高度,已經超過了對流層的高度,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道珠

秋風帶走的一片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