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航空反潛,第三帝國,華東之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支援蘇聯的運輸船隊,再次遭遇了襲擊。”在白宮,羅斯福坐著輪椅,在一張大比例的高畫質世界地圖前面沉思,就聽到了身邊助手的話。
馬歇爾說話的時候,面無表情,顯示得比較沉穩,但是,他的手指頭卻在微微顫動,此時他的心情絕對不平靜。
支援蘇聯的貨船,一再遭受襲擊,這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但是,這次和以往都不同。
以往的時候,遭遇襲擊是在北極航線上,幾乎是過了白令海峽之後,才是最危險的容易遭受伏擊的海域,但是現在呢?
為了避免在北極航線遭受伏擊,這支編隊並沒有走北極航線,打算到達遠東的蘇維埃港卸貨,然後透過陸地運輸過去。
結果,在勘察加半島南部海域,突然就遭受了襲擊,這完全打破了他們的美夢,遠東航線也不好走!
接下來呢?
要怎麼支援蘇聯?
尤其是,和以往最不同的,就是這次的潛艇,數量相當巨大。
“我們反覆研究過北極航線上遭受襲擊的情況,可以確認,在北極航線上,水下的潛水艇數量很少,最多不超過三艘,甚至可能只有一艘,因為從來沒有見過兩艘潛艇同時出現,因為對方的水下航行能力特別出色,才讓我們認為可能有三艘。”
馬歇爾繼續在給羅斯福分析:“但是在勘察加半島南部,遭遇了大量的潛艇,據我們估計,數量大概有二十艘左右。他們就像是狼群一樣,上來撕咬貨船編隊,擔任護航任務的軍艦,在第一時間就被擊沉了。”
數量巨大的德國潛艇,出現在了北太平洋區域,對美國來說,這絕對不是個好訊息。
雖然到現在為止,這些潛艇都是在襲擊援助蘇聯的貨船編隊,但是誰能知道會不會跑來打美國艦隊的伏擊?
而且,在這麼猖獗的潛艇活動下,他們無法再繼續向蘇聯輸血,那蘇聯人肯定撐不住的。
“這真是個壞訊息啊。”吸了一口煙,繼續說道:“走陸路,簡直是不可能的,我們不能在阿拉斯加坐渡輪過去,就必須要打通海上運輸線。”
在二戰中,曾經有過公路運輸的壯舉,就是滇緬公路的龐大的汽車隊,支撐著重慶政府的戰鬥,但是,那才多少公里?
如果從美國直接走陸路,跨越白令海峽,運輸到莫斯科去,那要跨越大半個地球,走的路途足足是這個的十倍以上,整個車隊至少要有一半來運輸燃油才行,絕對不可能完成。
不能走陸路,空運也不行,美國沒有足夠的運輸機,而且空運耗費的資源,一點也不比陸路少。
所以,還得是水路,還需要打通海上運輸線。
“莫斯科也是這個意思。”國務卿赫爾說道:“蘇聯人請求我們出動海軍,給他們的貨船編隊護航。”
蘇聯海軍實力孱弱,幾乎還都是沙皇時代的老家底,主力艦隊在西線已經沒有了,遠東艦隊根本就不行,在這種情況下,蘇聯只能求助美國。
聽到了這話,羅斯福皺著眉頭:“不行,我們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海軍來打通這條運輸線。”
現在,美國海軍要和島國海軍硬磕的,眼看島國海軍都要在夏威夷群島紮根了,己方哪裡有能力來給蘇聯提供護航艦艇?
“不行,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軍艦。”羅斯福說道:“護航編隊,要靠蘇聯海軍自己解決。”
如果有上一艘戰列艦鎮守編隊,那德國潛艇就要顧慮很多了。只不過,主力艦隻怎麼可能提供給蘇聯人?誰知道會不會被意外損耗掉?美國可消耗不起。
“我們可以給蘇聯人提供商船,炸沉多少,我們就提供多少。”羅斯福說道:“這已經是我們最大的底線了。”
在後世,德國人的狼群戰術,最終被盟軍粉碎,至於原因,有很多的說法,比如盟軍反潛技術的提高,比如他們艦長的操作嫻熟等等,但是在後面還有一個簡單的計算方法,美國工業基礎雄厚,造出來的貨船,比消耗掉的多,美國人能抗住。
現在,美國人也只能用這種手段,隨著戰爭機器的開動,美國工業全面轉入戰時體制,強悍的工業機器開動起來,多少消耗都能再生產出來。
美國提供商船,損耗多少就提供多少新的,這已經是最大限度的了。
“不行,不夠,如果我們只提供商船,還是避免不了這種結局。”尼米茲上將憂心忡忡地說道:“不增加反潛兵力,只能給德國人送獵物而已。”
作為海軍將領,尼米茲上將是專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